此行巡抚衙门众官佐,本都是差遣,回京后就要去各自本职衙门交了此番的差遣,李显穆则要向皇帝递交此番巡抚的节牌,交接完毕后就不再是抚台了。
「抚台过谦了,您日后必将鹏程万里,区区抚台之任,又如何能配得上您呢?」
此番随李显穆去江南,纵然有皇权襄助,可李显穆能威压江南,让所有人言听计从,既办成了事,还落下好名声,这等翻云覆雨的手段,让众人对他是心服口服,恨不得立刻拜在麾下。
众人又寒暄了几句,便各自告辞,往衙门去交接身上的差遣。
按照惯例,他们这等外派的官佐,回京交接后,可以得到几日临时的休沐,以缓解路途的疲累,免得耗空了身子,算是一种人性化的福利。
李显穆望着欢欣离开的众人,却怎麽也开心不起来,顿足了片刻,才往皇宫中而去。
因着下大雪,皇帝免了群臣上朝之事,李显穆抬眼看去,宫门上颤巍巍的白雪扑簌簌往下落。
验明身份进了皇宫后,于宫道中远眺。
越过道道宫门,视线的尽头是高高的宫殿。
往日的金琉璃瓦上皆覆盖着一层素白的雪,朱红色的宫墙依旧。
白墙红雪。
似永不变。
满目皆是耀眼的白,其后似压着沉沉的黑。
李显穆心中依旧没有几分欢喜,他还是更喜欢在江南时,威慑众生,至尊无上,没有人胆敢忤逆他!
他要让江南变成何等模样,他想,而后便会实现。
而在这座宫城中,他却微不足道,不止一人凌驾于他之上。
「大丈夫,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岂能久居人下呢?」
茫茫多堪称有些大逆不道的想法在李显穆脑海中乱窜,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往华盖殿而去。
……
进宫之事早已事先通禀,李显穆一入殿前广场,远远便见到了一道胖胖的身影在殿前徘徊,他一眼就认出了那是朱高炽,连忙提着下摆狂奔而去。
朱高炽也见到了李显穆,兴奋的招手。
李显穆狂奔着上了台阶,抬眼便见到朱高炽脸上冻得有些红,心中顿时一暖,方才那「不甘于久居人下」的些许想法顿时飞到了爪哇国外。
明君贤臣也没什麽不好,篡位是不可能篡位的,只是希望能恢复汉唐时期的宰相制度。
「太子你怎麽在殿外等着,天寒地冻。」
朱高炽咧嘴一笑,拉着李显穆就往偏殿中走,一进殿中,地龙蒸腾的热气顿时涌来,温度颇适宜,两边守门的太监等二人走进后,连忙将殿门关住,隔绝风雪和冷意。
「就出来一小会儿,听说明达你回来了,我高兴,这些时日京中发生之事你要小心,另外为兄是想提醒你一句,小心汉王,如今他将你视为眼中钉丶肉中刺,在你去江南时,便曾经在父皇面前进过谗言。」
李显穆神色一凛,不用太子多说,他也知道是太子为自己遮掩过去,低声道:「多谢殿下为我在陛下前面美言。」
「你我二人不必客气,你今日回京时机恰好,父皇召我兄弟三人议事,谷王在京中不法,让父皇心忧,这等宗家内的事,也只能和我们商议了。」
听到谷王二字,李显穆微微皱了皱眉头,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初在建文朝被废的几人,也只有周王真切变了贤王,甚至因为过于贤,让朱棣都有些不安,时不时敲打几番。
可其馀几人,依旧我行我素,甚至愈发变本加厉,打定主意认为朱棣不会对他们如何,毕竟朱棣以靖难起家,难道能走上建文帝废藩王的老路吗?
李显穆没应话,这些亲王大多都是他的舅舅,他一个小辈,身份相对来说又低微,在这方面搭不上什麽话。
况且他可不认为皇帝会放任这些藩王嚣张,没有人可以侵犯皇帝的威严!
朱高炽也只是因为颇为头疼,才和李显穆抱怨两句,李显穆随声附和着。
绕过屏风,豁然开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