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贞观时期相比,吐蕃占据了西域大部分地区,占据了西南各大山脉,占据了祁连山以西的全部土地。
现在,众人打算将这些土地一一夺回来,将吐蕃赶到高原河谷地带苟延残喘。
薛讷听到几人聊天,打马过来说道:
「诸位莫要轻敌,吐蕃地区全民皆兵,数百万人口,万不可大意。」
李白将无人机收回来,朗声说道:
「历史上的匈奴,同样全民皆兵,同样人口众多,最终被我二师弟率军封狼居胥,逃遁到漠北地带……只要吐蕃人没有三头六臂,不会原地复活,我们一直杀下去,总有杀完的一天。」
薛讷张了张嘴,觉得这个新来的小盆友口气真大。
不过敢称封狼居胥的霍骠骑为师弟,说明这位李太白在仙人洞府的地位更高……有了神仙的参与,说不定还真能将吐蕃灭族了呢。
这时候,前军斥候过来询问中军大营放在哪里。
历史上,朝中来的大将军,一般会在渭州坐镇指挥,但薛讷却一反常态,将中军大营设在了最前线:
「兵锋在何处,大将便在何处指挥,要是有人怕死,现在可以脱了铠甲滚回去,机会只有一次,若等开战后再想走,职方司可饶不得你们!」
薛讷治军一向从严,这次出征,李隆基给了充分的信任,更让老将军热血澎湃,他已经立下军令状,年底之前要建五座万人京观。
时间紧,任务重,迫切需要吐蕃人献出人头,可不能掉以轻心。
众人继续行军,到中午时,李白从褡裢中拿出月饼分给大家,一人吃一块,半天不饿,非常适合行军途中补充体力。
王之涣啃了一口月饼,拿着望远镜左看右看,然后发现前方有一股人马正在快速奔来,己方的一队斥候前去接应,双方碰头后,一起来到中军所在地。
薛讷问道:
「发生了何事?」
斥候军中的一位校尉禀告道:
「金城公主派人到洮州,言称吐蕃人劫掠边民是无意之举,她会派人斥责吐蕃人,希望大唐不要妄动刀兵,还派出一队使者,希望进京面见陛下。」
金城公主是李显的义女,奉命嫁入吐蕃,但历史评价不高,原因就是胳膊肘往外拐。
她身为大唐公主,却信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一套,吐蕃和大唐的屡次冲突,她都向着吐蕃。
比如李禕拿下石堡城之后,她就勒令李禕将石堡城还回去……简直忘了自己姓什麽。
薛讷听完消息,将自己那块月饼送给了前来传信的校尉,然后说道:
「将吐蕃使者就地斩首,所有来洮州的吐蕃人一律关押,等本将到了,杀他们祭旗!」
校尉吓得慌了神:
「将军,金城公主乃宗室……」
薛讷摇头说道:
「我大唐儿女,必不会如此短视,本将怀疑金城公主已被害,此乃吐蕃人冒称也……你们只管做,一切后果本将担着!」
现在是李隆基当政,别说李显的义女了,哪怕亲闺女也别想扑腾。
等那一队校尉走后,薛讷拱手向李白说道:
「青莲真人,老夫此举,必会惹来非议,若陛下怪罪……」
李白从褡裢中摸出一块莲蓉月饼递给了他:
「放心,没人会怪罪你的,家师还等着老将军的捷报呢,不要为此等小事烦扰,你杀的吐蕃人越多,家师就越开心。」
听到这话,薛讷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命令大军加速前行,到了洮州就杀猪宰羊,犒劳三军,然后召开祭旗大会,给高原上的吐蕃鼠们一个难忘的回忆!
开元世界摩拳擦掌时,春秋世界,西施吃过早饭就来到这边,骑着自行车赶路。
她不需要带帐篷和各种生活用品,轻装上路,速度飞快。
到下午三点多时,卫国都城帝丘的城墙已经遥遥在望。
与此同时,帝丘城内一处院落内,一位身高约两米丶须发皆白的老人,正在细细端详子贡送来的手电筒,脸上的震惊无以复加:
「能见到仙界之物,老夫纵死无憾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