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山东出现任何意外,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麽重要的地方,用再审慎的态度对待都不为过,怎麽能因为一些个人意气而放任他动乱呢?
太荒谬!
太荒谬了!」
李显穆连说两个太荒谬,让皇帝丶太子丶汉王和赵王都看出他的不敢置信。
赵王顿时不满道:「这岂不是危言耸听,哪里就……」
「赵王殿下!」
李显穆再也保持不住平静,怒喝道:「不要说万一,就算是百万分之一的概率,只要它有危险都不能用大明的社稷去赌。
况且真的是危言耸听吗?
百姓活不下去,就一定会造反,就连先帝祖籍凤阳的百姓都会造反,山东的百姓难道会默默等死吗?
赵王说他们都是逆民,既然是逆民,那想必更难以忍受了!
如果朝廷平定不了…不,若朝廷拖两年时间,南方的粮食运不来京城,殿下知道会有多少人饿死吗?」
一字字一句句堵的朱高燧根本说不出话来,见李显穆终于停下,正要反击,又被李显穆打断,「况且,殿下虽继承不了大统,可日后总要就藩一国,王者和凡人是不同的,当有包容天下之心!
唐太宗李世民甚至就连敌人都能包容,现在赵王殿下竟然连一些当初身不由己的普通百姓都不能包容,竟然以市井小民的心态去赏罚,臣深以为耻!」
「你……」
朱高燧没想到李显穆竟然敢当着皇帝的面,指着他鼻子骂,正要发作,便被皇帝一道怒喝打断,「够了,还没丢够人吗?」
「父皇…是李显穆他狂悖…」
「什麽李显穆!」
朱棣再次怒斥道:「那是你表弟的真心诚言,枉你虚长那麽多年,真是活到狗肚子里去了,老子怎麽就生了你们三个,加起来都不如一个显穆。」
朱高炽和朱高煦顿时一愣,有些委屈,不知道这怒火怎麽就蔓延到他们身上了。
李显穆一听就知道朱棣把话听进去了,他虽然是在说赵王朱高燧,其实是说给朱棣的。
王者要有包容天下臣民之心,你在山东搞高压统治,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将来老百姓是一定会起来反抗你的。
「显穆,你说的朕会考虑,待上元节后你入趟宫,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今日时间不早了,你且先回府去吧,你母亲大概很是想你了。」
李显穆行礼后便往殿外而去,重新裹上了厚厚的锦裘,天地间自然依旧一片雪白,凛冽刺面的寒风如同剌刀般割在脸上,生生刺痛。
他回忆着殿中汉王和赵王的眼神,心中凛然,知道自己已然彻底得罪了二人。
「汉王,此番我从江南归来,」
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既然如此,便要找机会将汉王一击必杀。
……
「咚咚!」
李显穆重重用门环敲击着公主府紧闭的朱门。
公主府门房从中探出头来,正要问找谁,下一瞬便见到小公子立在雪中,身后是宫中的马车,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揉了揉眼,嗷的惊叫了一声,门内传来一声怒骂,「瞎叫什麽?」
另一人也探出头来,一看顿时也嗷了一声,「小…小公子!」
李显穆笑道:「快些开门,外间有些冷。」
两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连忙合力将大门推开,李显穆拢起身上厚厚的大氅,径直入了府中,两个门房也跟在身后,高声喊着,「小公子回来了!」
「小公子走慢了,积雪虽除,可脚下滑,莫要摔了。」
虽然在北方没有天然的小桥流水,可临安公主喜欢江南之景,所以公主府也造了假景,如今落了满园的雪,亭台楼阁上俱是颤巍巍的,那些早已落尽了树叶的枝干上亦满是白雪,颇有几分意趣。
唯有寒梅盛放,为枯寂的冬日增添了几分清香之色,点缀着府中生机。
两个门房的大喊惊动了府中众人,两侧厢房中的丫鬟等人都纷纷探出头来望着。
「真是小公子!真是小公子!」
「小公子回来了!」
「公主一定高兴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