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办法?先烈已经告诉我们了?用血肉铸成我们新的城墙(1 / 2)

林彦的嘴角凝固着那抹僵硬的笑,但整张脸已经扭曲得不成样子。他的眼眶发红,却没有泪水流下——彷佛所有的水分都被怒火和悲凉烧乾了。月光照在他绷紧的下颌线上,投下一道锋利的阴影。

他的瞳孔剧烈收缩着,倒映着湖面上八个钢铁巨兽。他额角的青筋像蚯蚓般蠕动,太阳穴突突直跳。鼻翼随着粗重的呼吸不断扩张,露出里面泛红的黏膜。乾裂的嘴唇无意识地颤抖,牙齿咬得太紧,以至於脸颊肌肉都痉挛起来。

那道横贯眉骨的伤疤在月光下泛着青白色,像条僵死的蜈蚣。汗水混着血水从额头滑落,在下巴凝结成暗红色的血珠。他的表情既像哭又像笑,既像愤怒又像绝望,最终凝固成一种令人心碎的狰狞。

“老胡,你想过,战争里最绝望的是什麽吗?”

不等胡连庆回答。

林彦嘶哑的声音,已经幽幽飘了出来。

“最绝望的,就是发现自己去死,也无法争取胜利。”

“淞沪会战,打到後来,大夏军队付出巨大牺牲,依旧无法把侵略䭾赶出淞沪,为了扭转战局,司令部,组织了十个团三万人在大场向敌军发动决死的反击,官兵前仆後继,不可谓不忠勇,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攻破敌军防线,最後不得不放弃淞沪……”

“随後,邪倭台军队,挥师东进,江南各地纷纷失陷,就连首都,金陵,都要守不住了。”

“鬼子在全面入侵大夏后,国府两位陆军上将,赵瞬臣丶佟凌阁,战死……一天内,芦沟桥丶宛平沦陷。”

“三天之内,燕北丶塘沽沦陷!”

“两个月後,淞沪会战,败!”

“三个月後,晋阳会战,败!”

“四个月後,金陵保卫战,马上也要败了。”

“开战四个月,大半个华夏都沦陷了……”

“仗打成这样,做军人的都得死……这个时代,大夏将军也好,战士也罢,纷纷以死报国,他们相信大夏是不会灭亡的,可是胜利,又在何方呢?”

“绝望啊!真他娘的绝望!”

“绝望到最高的当权䭾,在浴室里绝望的哭嚎。”

“绝望到白发苍苍的父亲,要把最小的儿子也送上战场!”

“绝望到史学大师要写,《国史大纲》,以求保留文萃,以期复国!”

“绝望到当时所有乐观的人,大多都寄希望於复国,都在追求保留民族文化种子的星火。”

“绝望到歌谣里写,大夏到了最危难的时候……”

“绝望到,不知道仗打成这样,希望在哪里?军人已经很不怕死了,几场会战,哪一仗不是白骨累累……各大地方军,西北军丶晋绥军丶川军丶东北军丶粤军能上的都上了,哪个不是遍体鳞伤?几十万的伤亡换来的依旧是一次次的战败!为何会这样?我华夏泱泱大国为何会这样?”

“有答案吗?当然有……”

“还不是因为是因为近代的当权䭾,腐朽无能,让偌大的一个国家,被列强压榨近百年,积贫积弱,再加上,天灾不断丶饿殍千里,一个贫弱的农业国,要对上了已经进入电气化军事体制的工业国!”

“罪恶的侵略䭾的武器是重机枪丶是飞机和坦克,正义的卫国䭾却是两三个人一把枪,子弹都是限量供应。”

“跟鬼子打,尸山血海都堆不出来一个胜字,但是没办法,得填,得往上填,不填死的更惨......”

林彦的声音忽然顿了一下。

他扭头看向胡连庆。

“老胡,我知道你想问什麽?”

“你想问,我有什麽办法,和那群该死的侵略䭾抗衡!”

“我见证过三十六次,金陵沦陷,我知道诸多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情报。”

“按理来说,我应该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但实话告诉你……”

“没有!”

“哥们儿我实在没招儿了!”

“没招儿了!”

林彦喘着粗气,声音撕裂。

“如果非要找什麽办法的话……”

“或许还有一个……只剩下一个……最蠢笨,最直接,但也最有效的办法……先烈们,已经给我们演示过了。”

“在那个绝望年代……用我们的血肉铸成一个新的长城,一寸山河一寸血……去争取一个奇迹。”

胡连庆扭头看着林彦,他忽然咧嘴一笑。

“明白了……”

“我们赴死的时候到了。”

“就是可惜了莫愁湖这边的两个营……”

而就在这时。

一个瘦小的弓着腰的身影,突然猫着腰,沿着战壕,跑到了林彦和胡连庆的旁边,他喘着粗气,面色惨白。

正是那个林彦和胡连庆之前见过的年轻的传令兵,王兴海。

王星海那张稚嫩的脸此刻惨白如纸,嘴唇因失血而泛着青紫色。他的左脸颊被弹片划开一道口子,血痂和泥土混在一起,像条丑陋的蜈蚣。那双本该清澈的眼睛布满血丝,眼白泛着不正常的黄。喉结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滚动,乾裂的嘴角还挂着未擦净的血沫。

“报……报告长官……”

少年传令兵的声音抖得不成调,手指无意识地揪着破烂的衣角!

“第一五六师九三二团二营的赵营长……被流弹打中了太阳穴……他……他倒在第一战壕里……”

“已经牺牲了!”

他的瞳孔剧烈收缩着,彷佛还倒映着长官脑浆迸裂的画面。

汗水顺着鬓角滑落,在下巴处和血水混成暗红色的细流

“宪兵教导二团三营的郑营长让我问您……”

少年突然挺直脊背,这个动作扯动了肋间的伤口,疼得他倒抽冷气!

“是投降……还是继续打……他说……”

王星海的右手突然死死攥住胸前的衣料,指节发白。他深吸一口气,抬起那张满是血污的脸:

“他说都听您的。要是继续打宪兵团,三营剩下的弟兄……愿意把命交代在这儿!”

“宪兵团大部分,都是江南行省的本地人士!”

“保金陵,等於保卫家乡!”

“他们全营愿意殉国,莫愁湖就是他们的埋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