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内阁首辅,坚辞不受(2 / 2)

难道说最近大佬死的有点多,拉我去凑数吗?

武英殿内,李崇高坐御座之上,群臣按品秩分列殿中。

看着殿内众臣,李崇慢悠悠的问道:「礼部尚书出缺,谁人可堪大任,众位爱卿都说说吧。」

这是廷推之时的固定流程,皇帝抛出问题,臣子开始提名,有投票权的投票表决,表决通过呈皇帝预览,皇帝予以认可,此人便正式走马上任。

若是皇帝不予认可,那就继续廷推,一直廷推到皇帝认可为止。

算是一种大乾版的熬老头游戏,看谁耗得过谁呗。

皇帝发问,四五位大臣纷纷提名徐少湖,这本是提前已经勾兑好了的,倒也并不意外。

接着,殿内众臣纷纷附和,认可徐少湖升任礼部尚书。

张敞和李守中等几个人,只是列席廷推,并无发言权,故而他们没有说话。

不料此时,胡玄机微微笑道:「徐侍郎才干卓着,升任礼部尚书倒也不是不行,只是资历经验都欠缺了些,还是再等几年吧!』

胡玄机话音未落,刑部尚书黄光升,大理寺卿陈茯,左都御史闫茂青,右都御史罗文龙,这四人便纷纷出言附和,表示徐少湖资历太差,声望也不够,还是先历练几年再说吧。

眼看着马上就要到手的尚书之位,便要与自己失之交臂,徐少湖也急了,他抬头望着御座上的皇帝,眼神里满是祈求之色。

陛下,您答应过我的啊!

现在,该您一语定乾坤了。

徐少湖这个人,李崇还得继续用,故而这次并没有耍他。

只听李崇不紧不慢的说道:「照理来说,朕此时不该发表意见,但国事艰难,六部尚书一下便去了两位,众位爱卿难道真的忍心,继续在这里互相扯皮吗?

徐爱卿才德兼备,又久在礼部行走,让他升任礼部尚书,朕以为并无不妥,

当然,朕只是建议罢了,至于最终让谁担当此任,还是要看众位爱卿廷推的结果。」

李崇话音未落,胡玄机便睁大了双眼,抬头看着皇帝,表情稍显落寞,眼睛里更有一丝委屈。

胡玄机这个样子,像极了被冷落的女人,在埋怨责怪男人,难道你在外面,

有了别的女人了?

胡玄机暗叹一声,心说皇帝你支持徐少湖,倒是先和老臣通个气啊!

你看这事搞得,坏人全是我,好人全让皇帝您做了。

胡玄机叹息一声,旋即微微一笑,虽然脸上的伤还未完全好,嘴里的牙也还没来得及镶补,但丝毫不影响他,此时此刻的一派枢臣风范。

「陛下少年英雄,乃一代圣君,看得自然比老臣长远,看得也比老臣更透彻,既然陛下属意徐侍郎,老臣便收回刚才那番话。」

胡玄机此言一出,好似一潭死水,给扔进去一块巨石,顿时水花四溅,惊起波澜无数。

殿内众人纷纷异的望着他,好似完全不认识胡玄机一样。

刑部尚书黄光升,大理寺卿陈茯,左都御史闫茂青,右都御史罗文龙四人,

更是难以置信的看着胡玄机,浑然不敢相信,他们一直马首是瞻的胡玄机,最近这是怎麽了?

被人给崇了?

还是鬼上身了?

徐少湖升任礼部尚书,最大的阻碍便是胡玄机,现在连他都表示认可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再说什麽。

除了刑部尚书黄光升,大理寺卿陈茯,一直紧皱眉头,不再说话之外,包括左都御史闫茂青,右都御史罗文龙在内,殿内众臣纷纷表示同意。

就此,徐少湖正式升任礼部尚书,完成了从三品侍郎,到朝堂大佬的最关键一步。

再下一步,便是冲击内阁大学士之位了。

接下来,张接任礼部左侍郎,几乎没有任何阻力,便获得全票通过。

毕竟在场众人,除了李守中之外,大家都知道张敲是皇帝的心腹之人,区区礼部左侍郎而已,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皇帝的。

再然后便是廷推内阁首辅,当胡玄机说他推举李守中之时,殿内众臣几乎无一遗漏,纷纷出声表示赞同。

因为李守中这样一个有名望,而无能力的内阁首辅,几乎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而唯一反对的那个人,便是李守中自己。

李守中今天来武英殿,本来是抱着列席廷推,置身事外,一言不发的态度来的。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胡玄机竟然会推荐他当内阁首辅。

而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殿内众臣竟然无一人反对,全票予以通过。

要知道,就在刚才,区区一个礼部尚书,这些人还争得面红耳赤,差点上演全武行呢!

可现在堂堂内阁首辅,大乾第一文臣,你们怎麽突然又不争了,不抢了呢?

这就像你去参加婚宴,本来是去吃席的,结果吃着吃着,你变成新郎了。

这世上还有比这更离谱的事情吗?

李守中是没什麽政治能力,他也迁腐的厉害,但他并不傻。

如此诡异的一幕,李守中下意识的便认为,此事极为蹊跷,不能答应,千万不能答应。

与其当这个天天被架在火上烤,还不知道在哪埋着什麽坑的内阁首辅,李守中更愿意继续当他的国子监祭酒。

至少安心,安全,也安逸。

想至此处,李守中双膝跪倒在地,说什麽也不愿意当这个内阁首辅。

这一幕,也算是开了历史先河了。

大乾立国百馀年,还从未有过全票通过的内阁首辅人选,坚辞不受的呢!

殿内众臣看着跪地不起的李守中,一个个眼神莫名,神色怪异。

要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白捡了一个内阁首辅,竟然还坚辞不受,今天算是开了眼,长了见识了。

而李崇高坐御座之上,居高临下看着李守中,看着他跪地不起,说什麽也不愿意当这个内阁首辅。

这一幕,让李崇又好笑,又头疼不已。

按照李崇的计划,是先把首辅变成吉祥物,

然后等朝政再稳定一些的时候,进一步扩大内阁人数,将现在的五人内阁,

升格为九人内阁,甚至是十一人内阁。

让各个派系,各个山头的大佬,一个不剩全都进内阁。

如此一来,每逢大事,或是难以决断之事,这些人的意见,便注定统一不了。

到那时,便需要他这个皇帝,来成为唯一的裁决者。

如此一来,他便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间接的掌控朝政。

可是计划很完美,但第一步就出了岔子。

李崇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李守中竟然坚辞不受?

而李守中越是不想当这个内阁首辅,李崇便越想让他当,不贪权,是美德啊!

他看着跪地不起的李守中,心中冷笑连连。

朕让你干,你就得干,不干也得干!

朕说的,神仙来了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