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内阁首辅,坚辞不受
那他们猜对了吗?
他们猜对了,但也猜错了。
北静王的爵位,确实没法再往上封了,但是可以加封他的家人啊!
但现在的问题是,北静王二十出头,成亲也好几年了,一连生了好几个闺女,却愣是没一个儿子。
若是加封北静王的那几个庶出兄弟,那便不是封赏,而是纯粹的恶心人了。
众臣走后,皇极殿内,除了戴权,便只剩下李崇,和北静王水溶君臣二人了。
李崇走下御座,来至水溶面前,苦笑一声,道:
「水王兄,你让朕为难了,估摸着不出三日,朕猜忌你功高震主的流言,便要甚嚣尘上了。」
北静王水溶赶忙跪下请罪,不料却被皇帝一把拉住,死活不让他跪。
水溶没法子,只好满脸羞愧之色,尴尬一笑,道:「微臣没用,没生出儿子来,有损陛下圣德,这是微臣的罪过。」
李崇一愣,这话说的,你生没生儿子,关朕的圣德什麽事?
他拉着水溶的手,叹息道:「朕现在都有些后悔,不该让你当这个京营节度使,现在你身处军旅之中,与王妃更是聚少离多,这子孙缘,只怕是..::.:
」
说至此处,李崇压低声音,悄声道:「水王兄,朕给你说一个秘法,以后王妃每个月「氮氩之时」,你便把王妃接去军营住上几日,军营里阳气充沛,容易生儿子,估摸着一年以后,你便要请朕喝令郎的满月酒了。」
北静王水溶,震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像活见鬼了一样看着皇帝。
那表情像是在说,皇帝啊,您才十岁啊,怎麽会知道这些事情?
到底还有什麽,是您所不知道的?
还氙氩之时,您平日里,都在看些什麽书啊?
良久,北静王才一脸尴尬,又极其委婉的说道:「陛下,京营重地,女眷不得入内,微臣还年轻,子孙之事,微臣不着急。」
李崇皱眉,看着水溶,你不着急,朕着急啊!
你生不出儿子,朕便不能大加封赏你,外间便会传言因你功高震主,朕对你多有猜忌,而那些勋贵们,多多少少也会与朕离心离德。
长此以往,对朕的名声,对朕的大业很不利啊!
哪怕是单纯为了朕,你也得赶紧生个儿子出来。
你不生,没法子,朕只能强制帮助你生了。
想至此处,李崇正色道:「北静王水溶接旨。」
北静王一愣,旋即双膝跪倒在地,恭听皇帝旨意。
「朕命令你,每月必须将王妃接去军营住五日,若是你敢抗旨不遵,便是大不敬!」
这一下,别说北静王水溶,就连站在不远处的戴权都惊呆了。
帮人生儿子,还有这麽帮的?
圣旨都下了,水溶还能有什麽办法?
他万般无奈,只好恭顺接旨,开始筹划他的造小人计划。
那麽问题来了,李崇说的这一招,到底靠谱不靠谱呢?
这招听起来有些扯淡,其实还是蛮靠谱的。
现代社会中,便有无数夫妻,一直为生育问题而苦恼。
每次去医院检查,都一切正常,啥事都没有,但就是死活生不出来。
然后夫妻俩出去旅个游,换换环境,您猜怎麽着?
恭喜恭喜,嫂夫人有喜了!
有一说一,这一招,一般人,李崇还不告诉他呢!
这一招本来是李崇,打算留给他自己用的。
再过几年,等他大婚之后,便乘坐御,巡视天下各地。
到时候,带上金陵十二钗。
哦,不对,巧姐肯定是没了,那就带上金陵十一钗。
车振,其实叫马震更妥帖一些到时候,一路马震,一路生娃,为皇室开枝散叶,为大乾添砖加瓦。
封赏完有功将士,翌日,武英殿举行小朝会,廷推礼部尚书,廷推内阁首辅。
至于已经空出来的兵部尚书,还有兵部左侍郎等职,则不在此次廷推之列。
为什麽呢?
原因无他,因为朝堂各方势力,还未就此事达成利益平衡。
也就是说,还得在私底下勾兑勾兑才行。
至于说什麽时候能勾兑好,只能说还早着呢!
反正李崇现在,是不急于任命兵部尚书的。
即便任命了兵部尚书,大概率也不会听他这个皇帝的话。
人家会以『大乾社稷」为重,会以「黎民百姓」为念,止兵戈,息战事,与民休息。
与其如此,那个兵部右侍郎耿思远,还不如让他先顶一阵子呢!
至少这个人挺活泛,也挺会来事,关键是听他这个皇帝的话。
此时的大乾内阁,去了一个孟元康,又去了一个章凤翼,昨日胡玄机又辞去了首席大学士,成为武英殿大学士。
要说胡玄机也是个妙人,知道皇帝每日在武英殿办公,他便选了武英殿大学土,不放过任何一个表忠心,任何一个献媚的机会。
故而现在的内阁,便只剩下三名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胡玄机,文渊阁大学土谢修远,东阁大学士卢怀仲。
后面这二位,户位素餐,纯粹就是两个摆设。
内阁大学土,一般为单数,三人五人七人都有过。
这样的人数设计,是为了在决策之时,不会出现票数相等,大家僵持不下的情况。
而现在内阁只有三人,再廷推一人进内阁,成为首辅,那阁臣便只有四位,
不符合惯例。
但这件事,好像有意无意之间,都被大家给忽略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工部尚书赵温华,刑部尚书黄光升,大理寺卿陈茯,左都御史闫茂青,还有通政使李不言,他们都想进内阁。
这几个人,此时彼此相争不下,想要分出个胜负,还早着呢!
而内阁只有四名阁臣,正是皇帝李崇所乐见的。
若是他们二对二,彼此相持不下,不是更需要皇帝,来充当这个最终裁决者吗?
而此次参加廷推的,除了现有的四部尚书,六部左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大理寺卿,大理寺少卿,通政使之外,还通知了礼部郎中张敞,
和国子监祭酒李守中。
张敞心里清楚,通知他来参加廷推,是因为徐少湖升任礼部尚书之后,要升他为礼部左侍郎。
而李守中则完全一头雾水,你们一帮大佬廷推内阁首辅,拉我这个国子监祭酒去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