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300:京城不倒翁(2 / 2)

例如,陈玉掌管的盛影传媒财务部,实际上升格为整个「盛影系」的财务管理中心,负责对所有关联公司,包括新成立的子公司丶参股公司进行财务审查丶预算控制和资金调度监督。

这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集团化,却在管理上形成了以王盛为核心,辐射各业务板块的管控网络,高效而隐秘。

……

七月中旬,在各方瞩目下,「中影盛世影城」项目在全国多地同时破土动工或启动旧影城改造。

首期规划——京城5家丶魔都5家丶羊城3家丶鹏城2家丶津城2家丶金陵2家丶杭城2家丶沈城2家丶长安2家丶鄂城2家……其馀各电影厂属地(省城)至少一家,也就是22家,总计49家现代化多厅影院,这些影院预计在年底前陆续开业。

这49家影院,犹如49颗投入死水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初步估算,首期建设撬动的直接投资超过五个亿!

这不仅仅是影院建设,更拉动了上下游产业。

各地的电影机械厂迎来了久违的春天,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放映机丶音响设备丶银幕丶座椅……甚至一度滞销的国产35mm胶片放映机(暂时没有数字放映机)也获得了大量订单。

建筑装修丶空调通风丶弱电集成等行业同样分得一杯羹。

这笔投资对于正处于转型阵痛期的传统制造业,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如此大规模丶高调的投资举动,自然引来了行业内外乃至高层的关注。

有赞赏其魄力,引领改革风气的;也有质疑其风险,冷眼旁观等待失败的。

但对于王盛而言,他最聪明的一点在于,极其注重与地方,尤其是京城地方政府的关系。

项目推进中,遇到政策衔接丶土地规划丶消防验收等具体问题时,王盛从不私下搞小动作,而是直接通过正式渠道,请求京城相关主管部门协调支持。

盛影传媒及其关联公司的帐目清晰,纳税积极,甚至主动邀请税务部门进行合规性指导。

这种「阳光下的合作」态度,赢得了官方的高度信任。

在需要专业人手时,比如熟悉大型项目审批流程的官员,或者精通基建管理的干部,王盛也是通过组织程序,以「借调」或「专家顾问」的形式,短期聘请退休或有意转向企业的干部,给予市场化的酬劳,既解决了人才短缺,又加强了政企联系。

这种紧密而健康的互动,使得王盛和他的企业在京城根基深厚,人送外号「京城不倒翁」。

……

阿秋~

千里之外的鹏城。

正带团队搞售票系统的小马哥,重重打了个喷嚏,冥冥之中,他感觉有人在蛐蛐自己。

不过,王盛给腾迅拉来的这个订单,真是一笔大业务,前期研发丶后期维护等等,为腾迅补了一些造血能力。

王总太厚道了呀。

小马哥只感觉拉到王盛的投资,简直赚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