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十万火急,却又故意卖关子,给他木匣,让他自己看,平江王心里疑惑更甚,放下手里的书卷,起身走到长史跟前,取过小木匣,兀自打开。
平江王从底部抽取,一道红彤彤的玺印登时跃进眼里,他当即变了脸色,心中咯噔一声,手心冒汗,快速抽出来查看全貌。
密诏,太子无德,改立雍王,平江王为太孙,继承正统。
平江王瞳孔猛地震,他惊得差点昏倒过去,细长手指一下收紧,轻薄的诏书此时却有几分沉重,他缓缓转动眼睛,对上长史的视线。
长史面露笑意,躬身道:“恭贺殿下大喜,圣上还是想通了,应当让最适宜的人继承皇位,平定天下。”
平江王低头把诏书重看一遍,揉揉眼睛,感觉分外不真实,眼光挨个走过字迹,不知道是不是惊喜过度下的错觉,这份诏书像伪造而成一般,他不敢相信。
长史分析道:“定是前几日太子顶撞圣上,惹得圣上不喜,当众训斥,而长安那边的消息断绝,圣上困于扬州,心中憋闷,忧思太子无用,不可挽救大局,这才把目光移到殿下/身上。”
成功来得太快,平江王浑身颤栗,喜悦冲昏头脑,半晌无法回过神,过了一会儿他察觉出些许不对劲。
“圣上改立太子,为何不先找我和父亲试探一二我们的态度?毕竟改立太子是大事,纵使太子顶撞,可他未曾失德,犯下大错,陡然废太子,恐怕朝臣不允,社稷动荡!”平江王发现异常。
按理说,如果皇帝有改立太子的意思,应当多多召令他们前去伴驾,表示宠信,向朝臣透露改立之意,经过共同商定太子人选,而后才颁发旨意,没道理悄悄给他下密诏。
长史道:“或许是眼下时局特殊?”
平江王若有所思,长史说的也不无道理,他们都仓惶南逃了,哪管那么多繁文缛节。
任意废立太子会社稷动荡,而这时候社稷已经动荡得不成样子,到处都是叛军逆贼,特殊时期,特殊对待。
平江王手指触过红印,心神荡漾。
只有一道国玺印象,说明未经中书门下,仅代表圣上的个人意愿。
他们此时在扬州避难,不好与朝臣撕破脸皮,不管诏书的真假,他和父亲距离真正承继大统,还需要一些武力震慑。
平江王掀起眼皮,嘴唇动了动:“大好良机,岂容错过,暗中集结兵力,我们前去……护驾!”
长史意会,拱手道:“殿下英明。”
太子没有失德,那他们就帮太子犯些大错,名正言顺地取而代之。
平江王微笑,眼里迸发无限自信。
“那雍王殿下那边要通知吗?”长史犹豫一下,怕雍王不知内情,坏事就不好了。
平江王轻抚诏书,淡声道:“不用。”
第90章
他父亲一心扑在脂粉堆里,知不知道都不影响大局,他脸上藏不住事,若叫皇帝瞧见,反而容易被诈出话,提前暴露。
平江王对雍王不放心,慎重考虑,还是决定别给雍王透露消息,他只需要安心做太子,名正言顺地继承大统。
长史想了想,应承平江王的话,迅速退下,前去办理平江王交代的事情。
除平江王外,其余诸王接连收到改立太子的诏令,有心人谨慎,特地派人探察,发现跑腿送诏令的人竟是从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