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1 / 2)

刺史宅子里出来的。

青州刺史夫人邓娥的儿子在御前做事,若非圣上之意,他们哪有这么大的胆子矫诏,故而手里的诏书确是出自圣上之手。

诸王打消疑心,暗自行动起来。

这些人虽是行事小心,但调兵遣将的动静不可能不大,世上没透风的墙,到底传了些风声到太子耳朵里。

东宫属官们听闻圣上有废而改立的意思,他们跟太子绑定在一起,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得晓此事,心中惶惶不安,紧忙挑拣一个人不多的时候面见太子,禀告道:“殿下,大事不妙,臣闻圣上似是恼怒殿下顶撞,存改立之心,请殿下提早筹谋,不可坐以待毙啊!”

太子听见属官说这话,惊吓一跳,他本来能力就平庸,德行也一般,身上任何一点都平平无奇,纯粹是运气好,投了个好胎,从皇后肚子里爬出来,占据嫡长子的位置,按照礼法,顺理成章地成为东宫太子。

得亏他父皇子嗣不丰,他的兄弟同样平庸,拿不出手,无法动摇太子之位,不然他早被废掉,圈禁在狭窄的院子里度过余生了。

太子一直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次出逃他与皇帝的矛盾更甚,陡然听见改立的消息,他当即如若天塌地陷般滑倒地面,两腿软绵,耳边轰隆震雷响动,不疑有他,睁着两只眼睛半天不眨,涌出崩溃的泪水,喃喃道:“这一天终是来了。”

属官们不忍地看着太子,大家跟在太子身边的时间很长,有几个还是皇帝册立太子时封的辅佐官职,看着太子长大,感情深厚,比皇帝更像父亲,一直为太子操心。

众人纷纷上前劝慰道:“殿下莫忧,改立的消息并未确定,外面传说一会儿是雍王,一会儿又是宗室,可信度不高,我们不必忧心忡忡,自乱阵脚,可在圣上身边试探一二,倘若圣上果真有意,我们再集结兵力搏杀,趁废除太子的旨意还没有下发,先发制人,继承正统。”

大家给太子出主意,说到最后,属官眼光锋利,做一个手起刀落的动作,面上闪现凌厉杀意。

反正皇帝都自顾不暇了,龟缩在扬州不敢随意出门,左右环狼饲虎,天时地利皆在,不如趁此良机搏一搏,如若成功,他们的从龙之功到手,好日子也来了,即便失败,结果也不会比现在更差,难道皇帝愿意把位置让给其他人,做太上皇,仰人鼻息?

他们了解皇帝,皇帝不会的,为确保自己的皇位不让出去,太子犯错比其他人的觊觎更容易原谅。

到时候求饶的话术他们都想好了,皇位早晚都是太子的,太子急什么急,还不是有贼子暗动兵马,将手伸向皇位,太子愚钝,情急之下才犯浑,本意其实是救驾解困,太子固然有错,难道其他人就清清白白吗!

此时动手,他们不亏。

太子得到安抚,平定胸腔乱跳的心,他抬头望着一众属官,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诚心道:“幸好孤还有你们,不然孤真不知如何是好……诸位放心,要是能够事成,孤绝不忘各位辅佐之恩!”

属官们急忙一拜说不敢,实际心里很受用,太子的依赖就是他们最大动力。

如今是太子,日后就是皇帝了。

众人轻抚胡须,继续商议应对之策,将试探皇帝的方法、语句教给太子,让太子明日去找皇帝,探察皇帝改立的心思到何种地步,以便后续计划的筹谋。

扬州天空黑沉沉,乌云压顶,风雨欲来,太子手下小动作不断,更加印实皇帝与太子之间的矛盾颇深,太子无法忍耐且畏惧改立诏书,所以四处调兵遣将,欲对皇帝图谋不轨。

诸王拿着手里的诏书自信招兵买马,只待太子行动,他们便冲进去“护驾”。

*

南方的变乱徐茂尚且不知,忠义军北上,抵达幽州外三十里,她考虑了一下,面对面硬刚,万一打过北狄大事不妙,还是投机取巧,提前给大家画好各回各家的溃逃路线,遇到难啃的骨头主动放弃,逃回家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