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169眼红
雍州,安定。
刘义真站在舆图前,沉吟不语,他目光所及,正是六盘山脉。
六盘山其实是由东西两列呈南北走向的山脉组成,西列是狭义上的六盘山,又称大关山,是六盘山的主体部分,而东列则是广义上的六盘山,又名小关山。
而大小关山之间,则是连接高平与安定的狭长通道。
许久,刘义真移开目光,看向屏息以待的叱干罗引:「消息可信吗?」
「老朽敢以性命担保,赫连定已将妇孺丶牲畜一分为二,一部身处高平城中,一部躲藏在六盘山内。」叱干罗引拍着胸脯说道。
刘义真没有追问叱干罗引的消息来源,他皱眉道:「我若是拓跋嗣,自当先取妇孺老弱,乱敌阵脚。」
叱干罗引笑道:「茫茫六盘山脉,群峰密集,山岭高峻,沟壑深长,草木茂盛,想来,魏人恐怕难以找到他们。」
刘义真摇摇头:「叱干公此言差矣,我且问你,夏国如今剩有多少牲畜?」
这个问题,刘义真算是问对人了,叱干罗引曾是夏国的丞相,也是由他组织妇孺丶牲畜南下。
叱干罗引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高平川原有杂畜六十馀万头,老朽携王后丶太子南下,又带去了四十馀万头,二者合计,不下百万。」
随侍在侧的谢晦闻言,瞠目结舌,百万头牲畜对于他一个南方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天文数字。
「真有这麽多?」他不敢置信道。
叱干罗引瞧见谢晦这副模样,心中得意,只是明面上没有表露出来,他正色道:「回谢右卫的话,只多不少。」
刘义真同样惊讶,但考虑到河套百害,唯富一套的实际情况,占据朔方的胡夏拥有上百万多头牲畜,倒也并不出奇。
北魏神磨二年(429),拓跋焘亲征柔然,一战就收获了牛马百万头。
刘义真只是有些后悔,自己当初拿着缴获的甲仗与赫连做交易,居然只换取了二十五万头牲畜,现在看来,似乎要少了,没有料到胡夏的家底居然这麽丰厚。
「早知如此,当日就应该翻上一倍,再将甲仗送还。」刘义真很是懊恼。
叱干罗引见状,道出实情:「世子无需耿耿于怀,先王此前拿出二十五头牛羊,已经是量力而行的结果。」
刘义真闻言,不解地看向叱干罗引。
超过一百二十多万头牲畜,拿出二十五万头就差不多到极限了吗?
叱干罗引会意,耐心解释道:「我听说南方的世家大族经营百馀年,积蓄堆积如山,敢问世子,能否直接取用他们的钱粮。「
刘义真明白了其中道理,叱干罗引提及的百万头牲畜,其实是胡夏各部的全部财富,而非赫连氏一家所有。
就像现在的东晋一样,朝廷很穷,但是世家大族却很富有,他们的财富,并非等同于东晋的国力。
除非有抄家灭族的罪过,或者刘裕丶刘义真放下脸面,不顾后果地肆意搜刮,否则纵使他们父子大权独揽,也难以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