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165重返安定(2 / 2)

「叱干公无需惊慌。」刘义真又拉着他重新坐下:「我如果怀疑叱干公,今天也就不会登门拜访了。」

话虽如此,刘义真可不会轻易相信他。

与此同时,一名婢女入了后宅,把府上来了访客的消息告诉了叱干玉兰。

叱干玉兰原本并不在意。

但当婢女提起自己在过道上撞见叱干罗引毕恭毕敬为一名少年引路时,叱干玉兰不复此前慵懒地模样,她坐直了身子,急切地问道:「那少年是何年纪?」

「回禀王后,那人身姿颀长,只是面容稍显稚嫩,实在看不出具体年纪。」

「相貌如何?」

「生得俊美。」

「一定是他!」叱干玉兰站起了身子。

她的父亲叱干罗引再怎麽说,也曾是胡夏位高权重的丞相,安定城中哪有少年郎能让他如此卑谦。

别说太守王康的儿子,就连王康本人都没有这个资格。

当然,王康的母亲丶妻儿如今都在长安为质。

原时空中,王康前往洛阳探亲,是因为关中沦陷,他的家人从长安逃到了洛阳。

地位尊贵的美少年,叱干玉兰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刘义真。

「快,快将晟儿唤来。」

刘义真与叱干罗引谈了很久,他基本可以确定这老小子还没有在赫连定与拓跋嗣之间站队。

因此,刘义真也没有瞒他,当即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叱干罗引,同时为他画了一个大饼:「事情若是顺利,还希望叱干公为我管理夏国各部,只要用心办事,将来或许能够封个公侯。」

朔方的胡夏各部并非关中的羌人丶氐人,他们的生活习性并不相同,因此,在统治初期,需得暂时施行胡汉分治的政策,减少双方的矛盾冲突。

当然,这种政策只是暂时的,随着胡夏各部的汉化程度不断加深,就可以废止。

如果要找一个人帮着管理胡夏各部,毫无疑问,叱干罗引就是最佳的人选。

一方面,他有经验,赫连璝怠政,国事都是由叱干罗引操持。

另一方面,正因如此,叱干罗引有着极高的威望,各部也都能信服。

其实现在就说这些事情为时尚早,但刘义真为了以利动人,必须抛下饵食,让叱干罗引咬钩。

果不其然,叱干罗引心潮澎湃,纳头便拜:「外臣愿为世子肝脑涂地!」

他其实是有爵位在身的,赫连勃勃时,获封侯爵,待赫连璝上位后,为了报答叱干罗引,又将他进爵为郡公。

但胡夏只是一个割据政权,草台班子,爵位的含金量怎麽可能比得上代表中原正朔的东晋丶刘宋。

刘义真再次扶起叱干罗引,笑道:「有叱干公相助,可以耳聪目明了。」

光靠晋军探子在高平川打探消息,只怕很难接触到机密,但叱干罗引不同,只要他联系旧交,至少赫连定一方就是对刘义真单向透明。

而且叱干罗引此前计划投奔拓跋嗣,表明他在北魏那边也是有门路的。

静室内欢声笑语之时,臧质进门通禀,声称胡夏王后携太子求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