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选眼见金甲蝠王已经身死,便即微微点头,称赞徐永生丶赵言规丶申东明丶欧阳树。
他安排了申东明丶欧阳树留下来继续善后。
赵言规虽然无颜揽功,但还是留下来继续主持安葬死难村民,顺便积累自己第五层「仁」的相关历练。
于是只得徐永生带着宁山丶尹兰舟两个学生,同黄选等人一起返回东都。
镇魔卫方面自有奖励,嘉奖徐永生丶赵言规二人。
黄选性格本就比幼弟黄斌沉稳,自当年西北丶朔方事变之后,他话更少,看起来更像其长兄黄泽了。
这趟他带着徐永生等人从镇魔卫衙门离开,回到东都学宫后,便吩咐徐永生和宁山丶尹兰舟散了,然后自顾自回去处理手头事务。
直到较晚些时候,黄选才专门找了徐永生一见。
徐永生神色平和,立在黄选公房中。
黄选没有落座,负手而立,望着窗外。
良久之后,黄选方才开口,其所言乍一听,却似乎有些莫名其妙:
「就我所知,恒光修习儒家武道,是以五常之仁为主?」
「正是。」徐永生平静答道。
黄选然后又继续问道:「五常之仁以外,主要是五常之智?」
徐永生扬了扬眉毛,但仍然平静答道:「智和信都有。」
黄选闻言微微颌首:「恒光大才,前程不可限量。」
说罢,他也不再多说什麽,端茶送客。
全程既没有就当年事为他们黄家解释辩驳什麽,也没有询问徐永生这几年来有没有谢今朝的消息。
几句话问得没头没尾。
徐永生从对方的博士公房里出来,陷入沉吟,若有所思。
虽然因此产生一些联想,但徐永生拿得起放得下,没有因此介怀,接下来继续专心于自身日常教学授课和本人修炼习武。
东都内外纷纷扰扰,好在没再出过往年千秋节丶冬至那般大乱子。
于徐永生而言,较为特殊的反而是自己相熟的学生宁山,今年满二十岁,该行冠礼了。
宁山没有任何犹豫,请徐永生为自己加冠。
徐永生看着面前青年男子,心中亦不免有些感慨,当年除夕初见时那个倔强少年,如今已经基本褪去青涩,变得更加沉稳干练。
徐永生冲一旁王阐感慨道:「想当初,博士为我加冠的情境,还如在眼前。」
王阐同样在一旁微笑。
因为林成煊当日谦让的缘故,彼时自身也还没满三十岁的王阐,为徐永生加冠取字,双方年龄差距已经很小。
而如今,则轮到才二十五岁的徐永生要为他的学生加冠了。
除了感慨世事之外王阐也慨叹对方进步之快。
「山者,宣也,有石而高,象形。」
徐永生为宁山加冠:「我为你取字,宣石。」
宁山神色肃穆,先后向徐永生丶王阐郑重行礼:「学生多谢学宫列位先生淳淳教导。」
目送宁山告辞离去,王阐笑问徐永生:「他明年,恐怕就能参加七品晋升六品的典仪了吧?」
徐永生:「有机会。」
「他有留在学宫任教的打算?」王阐问道。
徐永生颌首:「他和奚骥,还有崇玄学那边的沈觅觅,都有留在学宫任教的想法。」
如果宁山明年就通过典仪晋升六品境界,那他可能在二十一周岁前,就有机会尝试成为学宫六品直讲。
这麽年轻的六品直讲,近年来只有王阐和曹朗。
徐永生因为开始习武时年龄稍大,所以普升六品时,距离自己二十一岁生日还剩不到一个月。
至于奚骥和沈觅觅,年岁更加夸张。
他们今年才十八周岁,明年则是十九。
不过,学宫里讲师满员的情况下,他们可能还需要等待其他的「萝卜」挪窝,才有属于他们的坑。
而且,沈觅觅那边正让崇玄学博士刘深感到头疼。
刘深希望沈觅觅从学宫毕业后,直接前往道门北宗继续深造,而不是留在东都学宫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