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陇西造反(2 / 2)

这个时间是中午刚吃过饭的时间,门中弟子都比较空闲。

张承道随手从背包里取出来一只纸鸟,打了一道灵印进去,就见它砰地变成了毛茸茸的北长尾山雀,扑闪着翅膀飞走了。

待他慢悠悠地踱步进了凌霄殿中后,那只北长尾山雀正唧唧叫着,带着匆匆跑过来的纥石烈突地赶到。

「宗主,您有何吩咐?」

纥石烈突地行了一礼,恭敬地问道。

张承道仔细看了眼纥石烈突地,比起刚入门的样子,似乎越发壮实了,听说是从藏书楼里找了淬体的方子,天天去灵矿峰打工赚钱买灵材淬体,所以才越来越体型不对劲了。

这货以后该不会是走的体修的路子吧?

一瞬间,张承道甚至在心底暗搓搓地猜测起来。

不过他面上却一派和蔼,问道:「突地,听说你父亲就是萧国的纥石烈将军,那想必你自幼家学渊源,也知道些军事罢?」

纥石烈突地先是一愣,旋即心中意动起来,抱拳回道:「回宗主,弟子确实自幼熟读兵法,十三岁就同家父上阵杀敌了,对军事确实略知一二。」

「呵呵呵好啊,略知一二好。」

张承道大感欣慰。

本来还想调常平安和慕容如烟去解决陇西十三县造反的事,现在有了纥石烈突地,估计他一个人就够用了!

不过为了避嫌,张承道还是多安排了两人同他一起。

纥石烈突地心中虽有几分宗主要用自己的猜测,但因为心绪驳杂,不敢抬头,所以一直垂着头。

只听自家宗主果然说道:「陇西几个世家纠集了十三个县造反,号称有十万大军,我已派左右威武卫六千人先行,你一会儿收拾收拾,同你二师姐一起,再一并挑个你相熟的门中弟子,用传送阵赶去。

「此行不必正面对战,擒那几个头目就是,若不好活捉,就地处置了也一样,缺什麽灵符丶法宝,也可问徐掌事拨给你用。」

没想到纥石烈突地虽然应下了,却主动说道:「陇西地方特殊,弟子也有所耳闻,此地百姓多拥戴地方大户,而关陇世家又人数众多,是以很难以斩首之策打散乱民,就算可以镇压一时,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

听到纥石烈突地的话,张承道忽然起了兴趣。

没想到自己门中这些弟子,还真有本事不小的?

张承道微微闭眼想了想,忽然说道:「分地丶免税丶清查冤案,我给的底线是免口赋丶算赋,田税不可低于三十税一。

「成丁者皆重新分田,外嫁女亦一视同仁,以破世家丶宗族之私律凌驾于国家丶宗门之律法之上的旧俗。

「如此,再行攻坚十三县乱民,突地,你可能做到?」

纥石烈突地越听越是心惊肉跳,甚至一时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其实张承道所说的「组合拳」拆开来看,在历史上早就有过应用,甚至用得非常多,也一次比一次完善。

从最早的赤眉军起义丶黄巾起义,就开始打着均分财物的旗号。到后来明确提出「天补均平」口号的黄巢起义和大喝「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王小波丶李顺起义,都是相似的目的。

一直到「均田免赋」和「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李自成起义,与「凡天下田,天下人共耕」的太平天国运动,口号都一次比一次明确。

只不过他们还没形成一套能够自循环的治理政策,以至于这些农民起义往往只在史书上昙花一现,直到近代的那个红色幽灵出现。

但无可质疑的是,分土地,是解决农民起义的对症良药,如果再佐以减税丶免税之类的良方配合,那就算这些关陇世家裹挟再多的隐户,也能轻易打散。

毕竟,当世家贵族的农奴隐户还要交高额的「土地租贷费」,而当白石仙宗的百姓,却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只要将消息传播到位,孰轻孰重,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

见纥石烈突地久久不语,张承道笑了笑,再问道:「此外,我欲推行白石仙宗所治之地的田地,皆效仿萧国『牛具田』之政,可传代,但禁卖卖,只可租赁,凡白石仙宗之百姓,皆一视同仁,不分中原人还是番人,南人还是北人。

「如此……你可能做到以六千威武卫破十万乱民?」

莫名的,纥石烈突地呼吸越来越粗重,他甚至都能感受到从鼻孔中喷到自己胡子上的热气,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也仿佛就在耳边。

他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和父亲在萧国时,对君上所行的一样的礼,郑重道:「弟子定不辱使命!」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