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九品引风术?【求月票】
北宋哲宗世界,午时刚过,庆寿殿就一片哀嚎,向太后殡天了。
很快,整个皇宫就开始挂上白灯笼白布,太监宫女纷纷换上白衣,所有与庆典有关的饰物全都撤掉,群臣接到通知,也纷纷往皇城赶。
庆寿殿内,赵煦面无表情掏出黄铜令牌摆在桌子上,冲前方跪着的宫女太监冷冷说道:
「发誓吧,用你们父母家人起誓,今生胆敢往外透露一个字,便天打雷轰,神形俱灭。」
自打被扶持上位,赵煦的吃喝拉撒就被太皇太后高滔滔和向太后把控着,他吃不饱穿不暖,身为天子居然经常饿肚子。
按照宋朝的规制,皇帝登基后,生母将会享受皇后同等待遇。
但在高滔滔和向太后的把持下,赵煦的生母朱妃非但没有提高待遇,反而处处被针对,平时想见儿子一面都很难。
高滔滔死后,向太后生怕被报复,主动缓和跟朱妃的关系。
赵煦原本打算放她一马,但这个皇太后竟敢下毒暗害自己,那就新帐旧帐一起算。
历史上将赵煦称为大宋版汉武帝,不光是因为他主张强力对抗异族,就连处理太后干政的手段,也非常相似。
掌权后,全面否定太后的一切政令,哪怕矫枉过正也要打压太后扶持的朝臣。
现在,赵煦做出了比刘彻更为激进的行为——弑母。
虽然是名义上的,但只要传出去,绝对会被整个天下口诛笔伐,不过为了大宋的将来,为了甩掉宋朝皇室怂包软蛋的帽子,赵煦别无选择。
一群宫女太监战战兢兢的发了誓,有两个明显有二心,被透过屋顶的神雷劈成了焦炭,给剩下的人做了个表率。
等这些人发誓完毕,这才给被迫服毒自尽的向太后更衣入殓。
赵煦脱掉外袍,单穿白色里衣,跪在庆寿殿开始嚎啕大哭,当他生母朱妃过来时,赵煦的嗓子都哭哑了。
「我儿,莫哭坏身子,快起来。」
朱妃是个温柔贤淑的性格,被高滔滔和向太后打压那麽多年,丝毫没有怨言,在高家落难时,她反而还帮助过高滔滔。
如今看到儿子哭得伤心欲绝的样子,她很是心疼,根本没想到宝贝儿子是个戏精。
等群臣赶到,赵煦已经换上了孝服,他宣布罢朝三天,并请求一元宫赵佶道长前来做法事……嗯,得让弟弟过来告个别,同时还要象徵性的给向家人加官进爵,以示恩宠。
另一边,混元宫内,周易看到黑色记事本上又多了一两功德:
【赵煦鸩杀向太后,大幅度改变宋朝历史走向,功德+10】
这条备注,周易足足看了三遍。
好家夥,赵煦居然杀了太后,这里面是不是有什麽隐情啊?
周某人自问分析能力不行,乾脆去三皇殿,把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武媚娘,请女皇陛下帮忙分析一波。
武媚娘蹙眉说道:
「昨晚紫微大帝突然降下一片神叶,您占卜出跟赵煦有关,会不会是赵煦的生命受到威胁,掌管帝星的紫微大帝出手帮他化解,因而降下神叶告知您呢?」
她这麽一说,周易突然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这麽说来,威胁赵煦生命的是向太后?倘若是真的,他鸩杀向太后倒也合情合理了……高滔滔死后,写奏摺骂太皇太后的朝臣,全都被赵煦升了官,这家伙性格里多少有点睚眦必报。」
武媚娘轻轻一笑:
「这很正常,我掌权后不也杀了武氏兄弟报复吗?」
周易点点头,想到历史上武元爽兄弟死得不明不白,好奇的问道:
「这次你还杀他们吗?我可以请李世民帮这个小忙。」
武媚娘摇了摇头:
「随他们去吧,等我拿到户籍,就跟那边再无瓜葛,他们是好是坏,是生是死,都与我没半点干系。」
她这麽洒脱,周易也不好意思深聊,乾脆岔开了话题:
「下次回去,把代宗时期,回纥(hé)人祸乱长安的资料带回去给李世民看看,免得他动不动就要模仿汉文帝,走仁君的路子。」
回纥乱长安是代宗时期的大事,当时回纥贵族在长安盘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代宗驱赶他们时,他们竟然掳走了数千贵族女子沿途淫乐,成为大唐耻辱之一。
相信李世民读完这件事的始末,对异族的民族政策会转向极端化的。
武媚娘这些年经手了不少奏摺,对长安的情况了如指掌:
「异族之祸,现在就已有端倪了……如今在长安定居的异族不下十万,他们大部分都聚集于西市一带,犯罪案件居高不下,长安和万年两县的县令曾从重处罚,一人犯罪就牵连整族,但陛下认为一人做事一人当,提倡教化为主……此前妾身还不觉得有什麽,但看了史书,才发现此乃祸乱之先兆。」
武媚娘聊这个时,大唐贞观世界,李世民也在反思过去对异族的策略:
「本以为他们诚心拜服,便是我大唐自己人了,是朕浅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