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龙虎(4k)(2 / 2)

「还请公子放心,今日离府之后,小人自会寻一处僻静无人之地,自缢以谢这七年的无能之罪!」

崔实录心头的火气瞬间消散,只剩下满心的疑惑与不屑:

「我清河崔氏如今蒸蒸日上,何来大难之说?况且真若有难,你这般无能之辈都能看出,怎麽我反倒瞧不见?」

张缪抬头,目光直直落在崔实录怀中的酒坛上,缓缓道:

「公子此刻怀中,分明抱着祸患之源,却视而不见,这难道不是即将遭祸的徵兆吗?」

崔实录脸色骤变,语气徒然转冷:

「你这是要拿那些所谓的公理道义,来教训我不成?」

「小人不敢!」张缪连忙摇头,「只是斗胆向公子请教,公子以为,小人的才学究竟如何?又能担当得了何等差事?」

崔实录嗤笑一声:

「你?最多不过是个治县之才罢了。若再委以更重的差事,于公于私,都是祸事。」

「公子明鉴!」张缪恭声道,「小人也自知才疏学浅,最多只能治理一县之地,且绝不能是河西那般的要地,在一个便是寻常的上县,小人打理起来都要费尽心神,唯恐出错。」

他话锋一转,又问:

「故而小人再斗胆一问:若是公子要外放小人去任职,是会派给超出小人能力之外的事情,还是派给小人就算没能办成,您也能轻易收拾的事情?」

崔实录想也不想便答道:

「自然是后者!我又不是蠢货,岂会分不清人尽其才?若真派你出去,定然只给你能力所及丶绝不会出岔子的差事,免得你这无能之辈,连累了我崔氏的名声!还要我回头给你收拾.」

话未说完,崔实录忽然浑身一窒,脸上的不屑瞬间褪去,只剩下满满的惊骇。

他猛地看向跪伏在地的张缪,嘴唇嗫嚅着,竟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张缪见他已然醒悟,也不再多言,只是跪在地上,苦笑道:

「公子既已明白其中关节,小人便不再赘言。只求公子应允小人请辞离府。」

「慢,慢!先生请慢。」

崔实录已是馒头大汉,脸色煞白。

是了,既然自己都知道不能派给别人办不成的事情,仙家之人又岂会不知?

既然对方把东西给了自己,那就说明知道自己能办成,或者说,他不怕自己办不成!

至于对方如何防着自己办不成,那又岂能是凡俗之辈可以揣摩的?

且这个时候,对方又是道了一句:

「公子若是依着那位先生的意思,尚可讨几口仙酿。可若要自行留下,你我凡俗之辈,如何招架得了仙家之能?」

「公子切记以常理推论仙家,本就是愚不可及。毕竟,不能超脱常理,何谈仙家二字?」

崔实录没有再开口,只是略显腿软的扶着座椅坐下。

缓了许久之后,才对着自己的门客说道:

「今日我险些误入歧途,多谢先生及时搭救。」

张缪见崔实录已然醒悟,神色稍缓,又开口道:

「公子既已通透,小人也算不负公子七年的厚待与提携之恩了。只是.公子,小人还有一事相求。」

「先生但说无妨!」崔实录此刻满心感激,只觉无论张缪求什麽都该应下,甚至脱口而出了一句,「便是日后我将自己那份好处分你一半,也无不可!」

他自认这番话已是极致的诚意,足以留住这位「救命恩人」。

怎料,对方居然来了一句:

「求公子,准许小人离开。」

这话一出,崔实录彻底懵了。

他望着张缪是满心的不解与急切:

「先生为何还要走?今日多亏先生点醒,我才避过一场大祸,正想好好回报,助先生青云直上丶光耀门楣,您怎麽反倒执意要走?难道难道是先生仍看不起我清河崔氏,不愿留下?」

「公子要听实话吗?」张缪沉默片刻,才缓缓拱手,神色间满是无奈。

「自然要听实话!」崔实录急声道。

张缪缓缓起身,脸上褪去了先前的恭敬,只剩一片悲凉。

他望着崔实录,一字一句道:

「我今日点醒您,是报您七年厚爱之恩,还您昔日提携之情;可我执意要走,是想为自己留一条性命。」

这话如惊雷般炸在崔实录耳边,他瞬间惊怒交加:

「我岂能是那般恩将仇报之人?」

他如何听不出——张缪竟是怕他日后反悔,忌惮自己会因今日之事灭口!

这份猜忌,真的是让他惊怒无比。

张缪再拜道:

「公子乃人中龙凤,肚量无比。只是公子,我今日必须把话说明白,毕竟今日之后,无论那种情况,我都不可能在见到您了。」

「所以公子,您记住,您只是个凡俗,您身边的诸位贵人,也只是凡俗。对凡夫俗子,绝不可以圣人之眼看待!否则,必将生祸!」

很多话,张谬没说。但他们二人都知道。

今日您觉得没留下那仙酿是幸事,可日子久了,这份庆幸会不会变成不甘?

就算您能始终保持清醒,府里其他人呢?他们会不会怨恨您今日的选择,进而迁怒于我这个崔都不姓的家伙『多管闲事』?

答案是,必然会。

只因我们皆是凡夫俗子,逃不过贪念丶怨怼这些俗念缠身。

崔实录听后怔在原地许久,半响忽然苦笑了一声道:

「好一个都是凡夫俗子。」

张缪没有说话,只是拱手立在原地。

许久之后,微微回缓了一点心气的崔实录对着他认真拱手道:

「先生,我看错了一件事,您也看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您治理政务,确乎只能用作一县,可若辅佐旁人,那您该是王佐之才!」

「这崔氏,您的确是不能再待下去了,您走吧。离我们这些俗人远远的。」

又顿了一下,实在不忍这般大才就此埋没人间的崔实录,又略带期许的道了一句:

「那位先生去了博陵崔氏,您不妨看看能不能找见他,问问他有没有什麽叫人改头换面的方法。」

「天子改了国号为嘉佑,按照惯例,次年春闱必然大选其才,您在我门下,屈才了。您该去天子门下!」

「天子的身边或许才是您大展身手的地方。」

张缪深深躬身行礼:

「张谬拜谢公子提携和七年厚爱之恩!」

双方没有再多说一句话,只是互相行礼,继而分道扬镳。

待到张谬独自走出了这座百年府邸之时,清河崔氏那道紧闭的府门,又被他一个人给生生推开了去。

只是这一推,这偌大的崔氏便再没了他张谬的容身之地。

看着身后住了七年的崔氏,张谬愣了许久,方才是一头撞入了京都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