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为太子的日讲官,这一次是不会反对太子的。
就是不知道孔梅云他们……
王琰朝着孔梅云看了一眼,从眼神中,他看到了孔梅云的犹豫。
对于孔梅云来说,他可不希望有什麽摊丁入亩,但是他更清楚,那免税赋公示要是真的来了,影响最大的,就是他们家。
谁让他们家,是真正的有钱人。
至于那些本来气势汹汹的,想要说摊丁入亩坏话,要通过奏疏将摊丁入亩压下去的人,此时也都显得很沉默。
他们同样明白这其中的关窍。
所以,他们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看着一个个沉默不语的臣子,乾熙帝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意。
你们不说话,我也要让你们说话!
「孔梅云,太子的启奏,你怎麽看?」
孔梅云此时被点名问策,暗自叫苦不迭。
可是,面对乾熙帝,就算他再怎麽不想回答,也必须要回答。
作为乡绅豪族代表,他本应该坚决反对,然而,想到悬在头上的刀,他只得委婉地回道:「陛下,摊丁入亩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即便推行,也应当循序渐进,慢慢来。」
不反对推行摊丁入亩,实际上就是支持。
就在这次大朝会之前,这位翰林学士可是对摊丁入亩喊打喊杀。
可是现在,听他这话音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一直都在支持摊丁入亩呢。
乾熙帝点了点头道:「爱卿说的也对,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但也不宜久拖不决。」
孔梅云没有再说话,像是认同了乾熙帝的意见。
当乾熙帝的目光缓缓移向左都御史陈廷敬时,朝堂上的气氛为之一紧。
都察院向来是新政反对者的聚集之地,此刻众人全都屏心静气,等着这位左都御史的回答。
这倒不是说陈廷敬本人对这个新政持反对意见,只能说他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有些暧昧。
而且,都察院的那些御史,他自己控制不了。
「陈爱卿,你觉得太子的启奏怎麽样?」
陈廷敬广袖中的手指微微蜷曲。乾熙帝这一问看似随意,实际上是把他架在火炉子上烤。
他心里清楚,太子的三个奏疏,都察院都是首当其冲,如果反对,到时候夹在皇帝和群臣之间,只怕要落得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既如此,还不如
还不如此时痛痛快快的答应下来,省得到时候自己麻烦。
「微臣觉得,太子的奏疏非常好,实属老成谋国之见。」
「这摊丁入亩和前面的永不加赋,本是一体两面,要不然,单单只执行『永不加赋』而不改税制,以后还会出现新的问题。」
这番话说得四平八稳,可话至一半,这位左都御史喉头竟有些发紧。
他看了一眼太子那年轻俊朗的面庞,突然抬高声调:「太子此策,对于朝廷有百利而无一害,实为社稷千秋之计!」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陈廷敬是左都御史,他的表态,虽不能号令所有言官,却足以影响大半个都察院的风向。
历代帝王对御史都是又恨又爱,既倚重又忌惮——爱其如刀,可斩乱麻;恨其如芒,常伤己身。
乾熙帝抚着龙椅上的螭首,眼底泛起一丝笑意。
御史不反对,那麽此事便成了大半。
这一次太子的奏疏,对于乾熙帝而言,真的是一个意外之喜。
看来,推行摊丁入亩,这一次是真的有希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