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明天就去签合同,等忙完这阵,带你去看看。要是那地方适合开餐厅,咱们就开蜀香居的分店;
要是不合适,我就把它租出去,也能有笔稳定的收入。」
「真的?!」谭静雅眼睛一亮,随即又问道,「那底商多少钱啊?」
「十万多点。」李哲答道。
「妈呀,比亚运村的底商还贵?」谭静雅惊讶地睁大眼睛——她知道李哲在亚运村买了五百多平米的底商,花了将近十万元,现在又是十万多……
李哲解释道,「亚运村得等明年亚运会开了才能发展起来,现在还偏得很;但西单现在就是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人流量摆在那,这个价格很值。」
谭静雅点点头,给李哲添了一杯酒,举起酒杯:「确实是大好事,咱们干一杯!」
她轻轻抿了一口,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连忙夹了口芹菜花生米压了压。
随后,她又看向李哲,笑着介绍道:「老板,这个乾锅土豆片是餐厅新研发的菜品,尝尝味道怎麽样,合不合你的口味。」
谭静雅和李哲如今的关系早已不同往日,但她还是习惯叫李哲「老板」。
原因也简单,她担心自己要是改口叫得顺口了,万一在外人面前不小心叫错,暴露了两人的特殊关系。
李哲夹了一块土豆片放进嘴里,外焦里嫩,带着调料的香辣,忍不住赞道:「好吃!又是一道下饭菜。」
一想到即将新开一家将近五百平米的餐厅,谭静雅就有些兴奋了,开始跟李哲琢磨起新店的事:「要是咱们想十一月份开业,现在就得开始准备了,时间肯定很紧张。」
她皱了皱眉,「四百八十平米的店,比蜀香居大了一倍多,装修丶设备丶人工都得加倍,我怕十一月份未必能赶得及。」
李哲看着她略显焦虑的样子,安慰道:「时间不用卡得太死,咱们按部就班地准备就行,越着急,越容易出错。」
谭静雅点点头,顺着李哲的话说道:「我觉得新店的装修风格可以按照蜀香居现在的风格来,这样既能保持品牌辨识度,咱们也有装修的经验。
不过新店的面积比蜀香居大了一倍多,相应的装修花费丶设备采购以及人工成本,估计也得增加一倍左右。」
李哲却有不同的想法,他说道:「新店面积更大,而且位于西单这种更繁华的商圈,我想把装修档次再提高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顾客。
装修队也得重新找,找一家更专业丶经验更丰富的团队来做。」
之前蜀香居装修的时候,李哲是从老家找的人,当时主要是图省钱。但这次要装出更高档的效果,还是得请专业的施工队,这样质量和速度才能有保障。
谭静雅听后,立刻问道:「那你有合适的装修队人选了吗?要不要我帮着打听打听?」
「暂时不用。我已经联系了一家装修超市的施工队,现在正在和他们初步接触。如果他们的方案和报价合适,装修质量也能达到我的要求,到时候就把新餐厅的装修工作一并交给他们来做。」李哲说道。
谭静雅又想到人员问题,说道:「新店规模大,至少需要六七名厨师才能满足运营需求,我提前去打听丶物色合适的人选,多挖几个川菜好师傅。」
「成,那咱们就分头准备。」李哲点点头,「你负责找厨师,我负责装修和餐厅手续。」
谭静雅想了想,又说道:「蜀香居这段时间的盈利,咱们先不分了吧,直接投入新店。不过……」谭静雅犹豫了一下,「我估计蜀香居的盈利,可能不够新店的投资。」
「剩下的钱我先垫上。」李哲拍了拍她的手,「等新店盈利了,你再慢慢还我。」
「谢谢。」谭静雅心里一暖,搂住他的胳膊。
李哲顺势搂住她的腰,笑着说:「谢可不能光用嘴说,得有实际行动才行。」他的手慢慢往下移,拍了拍丰腴的臀……
谭静雅的脸瞬间红了,娇嗔道:「讨厌,先吃饭,菜都要凉了。」
两人边吃边聊,从新店的菜品规划聊到服务流程,从营业时间聊到员工培训,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晚饭过后,两人都带着几分酒意,一起去了浴室。
水汽氤氲中,暧昧升温,从浴室到床上,折腾到后半夜,谭静雅比往日更加热情,似乎是回应李哲的体贴……
……
下午三点。
万安镇杨马村,村东的田地里一片忙碌。
马长河家的大棚地基已经挖好,几根水泥立柱笔直地立在地里,像是撑起大棚的骨架。马长河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背心,手里拿着一根竹竿,正指挥着几个村民搭架。
「大奎,你那竹竿咋搭的?歪歪扭扭的,能不能走点心!」马长河嗓门洪亮,对着不远处的一个壮实汉子喊道。
只见大奎正费力地将竹竿绑在水泥立柱上,手里的绳子绕了好几圈,却还是没绑结实,竹竿轻轻一碰就晃了晃。
大奎停下手里的活,挠了挠头,憨笑道:「马哥,这竹竿太滑了,不好绑。俺再试试,保证绑结实!」
「试啥试!再试也是瞎耽误功夫!」马长河快步走过去,一把夺过大奎手里的绳子,「看好了!先把绳子在立柱上绕两圈,再穿过竹竿,拉紧了打个结,这样才不会松!」
他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操作着,没一会儿就把竹竿绑得稳稳当当,「你说你,跟我干了这麽久,连这点活都干不利索,真是笨得像头驴!」
大奎也不生气,依旧憨笑着:「马哥,俺这不还在学嘛。您手艺好,多教教俺,俺肯定能学会。」
马长河哼了一声,又转向其他村民:「都抓紧点!天黑之前必须把骨架搭好,别磨磨蹭蹭的!」
说完,他自己也拿起一根竹竿,往水泥立柱上搭——他干泥瓦匠出身,手上有劲儿,干活也麻利,每一根竹竿都搭得又直又稳,绑绳子的动作更是一气呵成。
村民们被他的劲头带动,也加快了手里的活。
有的递竹竿,有的绑绳子,有的调整角度,田地里只剩下竹竿碰撞的「噼啪」声和绳子摩擦的「沙沙」声。
太阳渐渐西斜,傍晚六点的时候,一座齐整的大棚骨架终于搭建完成——竹竿纵横交错,架在水泥立柱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远远望去,和李哲公司的蔬菜大棚几乎一模一样。
这也是整个杨马村的第一座蔬菜大棚。
马长河站在大棚旁边,双手叉腰,看着自己的成果,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对着村民们挥了挥手:「行了,今儿个就干到这吧!大家都累了,回去歇着,明天还有活干。」
「马哥,那咱们明天干啥啊?」大奎一边收拾工具,一边问道。
「明天准备育苗。」马长河应了一声,眼神里满是期待——他早就眼馋李哲种大棚挣钱,如今自己也有了大棚,想着以后能靠这大棚多挣点钱,好给刚出生的孩子攒点家底。
可转念一想,他脸上的笑容又淡了下去,多了几分隐忧。
村民们陆续走了,田地里只剩下马长河一个人。
他绕着大棚走了一圈,手指轻轻敲了敲竹竿——骨架是搭好了,可最关键的棚膜还没着落。
现在种大棚的人越来越多,棚膜早就成了紧俏货,别说高价买,就算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这可咋整?」马长河叹了口气,心里又急又愁。
他之前在李哲公司干过一个月,学了点大棚技术,本想着自己建棚能赚大钱,可没成想卡在了棚膜上。
他掏出烟盒,抽出一根烟点上,烟雾在夕阳下慢慢散开,「不行,得赶紧想辙,不然育苗了也没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