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玩个风筝,李二都能想到这麽多?
「陛下,弘文馆万万不可取缔!」
萧瑀脸色骤变,慌忙躬身劝谏,语气里满是焦灼。
他久掌文事,深知馆中典籍与修史大业之重,一旦废除,数年心血将付诸东流。
房玄龄立于班列中,沉默不语。
他身旁的杜如晦却已上前一步,长揖及地。
「启禀陛下,弘文馆非仅育才之地,更掌天下典籍收藏与修复之责,自武德四年起,馆内便奉旨修撰梁丶陈丶齐丶周丶隋五朝史书,如今史料已积数千卷,更藏经史善本无数,皆是前朝遗留的文化根脉,若贸然废除,不仅修史大业功亏一篑,这些珍贵典籍也恐难保全,实为大唐之憾啊!」
这番话句句切中要害。
如何证明大唐的正统性,那便是修前朝的历史。
李世民眉头微蹙,目光扫过殿内百官。
杜如晦所言非虚,弘文馆实则是大唐的「国家级图书馆」与「修史中枢」,废之确实不妥。
就在此时,温禾忽然出列,躬身道:「微臣亦以为,弘文馆不可废。」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百官皆知宫外士子请愿是温禾暗中推动,本以为他会借势主张废除弘文馆,没料到他竟反对此事。
李世民盯着他,语气带着几分问责。
「可宫外士子群情激奋,若朕今日说不废,他们岂会善罢甘休?你惹出的乱局,需你自行化解。」
李世民这话里的意思,就是告诉温禾。
你给朕惹了这麽大的事,你自己来解决。
温禾乾笑两声,抬首献策。
「陛下,臣有一计。」
温禾乾乾笑了两声,行礼道:「启禀陛下,微臣有个提议,那便是开放弘文馆。」
「不可能!」长孙无忌赫然反对到。
这家伙又曹操上身了?
他蹙着眉头说道:「弘文馆中多是珍贵典籍,若是有任何意外,那便是无法弥补的损失,此前为护这些典籍,馆中不仅设专人看管,连洒扫都要经三层查验,生怕有半点损伤。」
长孙无忌觉得温禾太想当然了。
若是能开放,何至于弘文馆每年只招收三十八人。
「若是开放,只怕进入之人鱼龙混杂,难免有品行不端者,若有人趁借阅之机私藏典籍丶或是不慎损毁善本,便是将大唐文脉置于险境,这般损失,可不是金银能弥补的,一旦发生,便是千古遗憾啊!」
话音落下,殿内立刻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萧瑀率先点头:「长孙侍郎所言极是!弘文馆典籍乃国之重宝,去年为修复一卷《周书》残本,馆臣耗费三月心血,怎可轻易对外开放?」
他话音落下,只听得又有人接着说道。
「温县子只念及士子求学之需,却忘了典籍管护之难。弘文馆现存典籍三千七百馀卷,其中近半是手写本,纸页脆薄,稍有不慎便会破损。士子若人人可借,单是登记丶查验丶追责便需耗费无数人力,更遑论防范有心人之徒,此事断不可行!」
被他们这麽群起攻之,温禾都觉得有些头大了。
他不知道是该说这些人因循守旧惯了,还是真的怕有些不该看的书被人看了。
他失笑的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诸公误会了,刚才我话还没说完呢,就被长孙侍郎打断了。」
「下官虽然年少,但还是知道轻重滴。」
他这句话出口,在场不少人都嗤笑了一声。
就连李世民都摇了摇头。
要说在场这麽多,就温禾最不知轻重了。
见状,温禾撇了撇嘴,看着他们问道:「既然诸公不相信我,那你们自己解决咯。」
他还不想说了。
闻言,众人一阵哑然。
就这个当口,他们也没有什麽想法。
总不能让士兵将下方那些士子驱散了吧。
若是真的如此,只怕天下士子就真的寒心了。
这个时代,还是有不少士子将「士可杀不可辱」这句话奉为圭臬的。
「好了,莫要争执了,你说吧。」李世民看着外头,那些士子人头涌动,明显有几分着急了,便指了指温禾,让他继续。
温禾也担心时间太久,会有人藉机闹事,便开口说道。
「可以限制人数以及身份,比如只在春闱前半年开放,另外,如今都已经有了印刷术和册书了,那些书籍完全可以让朝廷出钱印刷,到时候将弘文馆扩建一下,分外内馆和外馆,非官身不得进入内馆,而只要是学子便能进入外馆借书或者读书。」
「借书之人必须要有凭证,凭证可以有长安县或者万年县印发,上面要确定标注士子的住所和籍贯,若是有错误,就让发放凭证的府衙负责。」
这其实就和后世图书馆借书证一样。
房玄龄抬眸睨向温禾,恰好对上他投来的目光。
温禾冲他坦然一笑,眼底毫无此前冲突的芥蒂,仿佛二人从未有过争执。
房玄龄微微错愕,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后世之人的脸皮,倒是比老夫的厚,此子居然如此深谙官场之道。』
他没想到温禾竟然会一笑泯恩仇。
不过他更没想到,温禾刚才实际上是在心里默默的骂他「老匹夫」。
之所以不和房玄龄起争执,完全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行弘文馆的改建。
要不然谁知道这老匹夫会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众人听着温禾说的,也不由陷入沉思。
要说这事不好吧,也说不上。
可要说有没有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好像也没有。
所以他们此刻在会犹豫。
李世民扫了他们一眼,见没人和他提议,沉吟了片刻后,开口说道。
「此事可列为议程,具体细则需从长计议。」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随即他将目光转向高月。
「但今日可先将朝廷欲要开放弘文馆的消息告知宫外士子,安定人心。」
他深知,此刻最重要的是平息士子情绪,至于后续如何落实,可徐徐图之。
说白了,便是先画下一张「公平求学」的大饼。
与此同时,朱雀门下的数千士子已等得有些焦躁。
阳光渐渐西斜,城楼之上却迟迟没有动静,人群中几个身着短衫丶眼神闪烁的人相互对视一眼,眸中满是急切。
他们悄悄点头,正要开口煽动情绪,身后忽然伸出几只大手,猛地扣住他们的后颈,指节发力。
只听几声轻响,这几人便双眼一翻,软倒在地。
「哎?他怎麽晕倒了?」
身旁的士子惊呼,连忙扶住昏迷者。
扶着人的正是便装的百骑士兵,他乾笑两声,低声道:「许是日头太毒,中暑了。我带他去旁边茶肆歇会儿,免得耽误大家。」
「有劳兄台了!」
周围的士子只当是好心人的善举,并未多想,目光重新投向城楼。
「陛下有旨,弘文馆不废!」
高月清亮的唱喏声穿透朱雀门外的喧嚣,像一道惊雷炸在人群中。
起初还有不少人蹙起眉头,面露疑惑,不废弘文馆,那此前请愿的意义何在?
几个人下意识往前挪了半步,喉结滚动着似要开口质疑,可还没等声音传出,身后忽然伸来几只沉稳的手,指节扣在他们颈后轻轻一按,这些人便双眼一翻,软倒在便装百骑士兵的怀里。
有了刚才那一幕。
周围人只当是寻常意外,目光很快又转回城楼,没人察觉这几个「异动者」已被悄悄带离。
就在这时,高月的声音再次响起,比刚才多了几分温和。
「然陛下体谅士子求学不易,欲与百官商议开放弘文馆之事,待细则拟定,便让天下士子皆可入内阅览典籍!」
一个「欲」字,道尽此事尚在商议,却足够点燃士子们的期待。
孟周站在人群前排,眼角馀光瞥见城楼角落温禾递来的手势,立刻振臂高呼。
「陛下万岁!」
这一声喊得响亮,
吴生丶范彪紧随其后,数千士子反应过来,先是零星几声呼应,很快便汇成山呼海啸般的声浪。
「陛下万岁!」
青布儒衫随着呼喊起伏。
这自然是温禾早就安排好的。
朱雀门楼上,李世民望着下方沸腾的人群,竟有些发愣。
他身后的百官神色各异。
就在这时,温禾悄悄凑到李世民身侧,压低声音说了一句什麽。
李世民眼中骤然一亮,大步走到城墙边,推开身前的禁军,振臂高呼。
「大唐万岁!」
他的声音不算特别洪亮,却带着沙场磨砺出的雄浑底气,穿透声浪,清晰落在每一个士子耳中。
温禾站在城楼阴影里,望着这一幕忽然有些唏嘘。
若是那一位在,只怕喊的就不是大唐万岁了。
或许也只有那一位,心里才会想着人民。
城墙下的士子们更是沸腾到了极点。
看清李世民真容的瞬间,不少人红了眼眶,先前还只是整齐呼喊,此刻竟有人挥舞着纸笔,朝着城楼疯狂招手。
李世民望着下方数千双饱含热泪的眼睛,藏在龙袍袖子里的手悄然握紧。
恍惚间,他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沙场。
那时他振臂一呼,将士们也是这样齐声响应,愿为他冲锋陷阵。
而此刻,这些手无寸铁的士子,眼中竟有着同样的炽热与忠诚。
……
「做的不错。」
等朝议散去,李世民只独独留下了温禾一人。
「全赖陛下圣明。」
温禾淡淡的笑了一声。
李世民睨了他一眼,没好气的哼了一声:「现在就只有你我翁婿二人,就不必在这里装了。」
「这怎麽会是装呢,这是微臣的真心话,若今日没有陛下支持,只怕微臣就要被那些人大卸八块了。」
温禾故意表现出一副后怕的模样来。
李世民指了指他,哭笑不得。
这时高月端来了茶水,也给温禾端了一碗蜜水来。
喝了一口茶,李世民问道:「今日那些士子中有人说废除弘文馆之事,真不是你提出的?」
「陛下如果是微臣提出来的,微臣就不会说改建之事了。」温禾无奈说道。
李世民轻笑一声,望着他说道:「怎麽不会?你先让人提议废除弘文馆,随后以退为进,变成改建弘文馆,这不是异曲同工?」
「额……好像,还真有道理啊。」
温禾愕然。
不过李世民看他这副模样,也猜出来了,看来那些说着要废除弘文馆的人,还真不是温禾安排的。
要不然,刚才那些百骑也不会暗中将那些人带走了。
李世民面色沉沉。
这显然是有人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做什麽。
他们竟然利用到温禾的头上来了。
「你这竖子,被人利用了。」李世民眼眸微眯。
温禾当即露出一副诧异的模样来:「陛下圣明啊,微臣竟然没有想到。」
其实他在听到有人要废除弘文馆的时候,便已经想到了。
这些人胆子倒是够大的,竟然敢利用自己。
要不是他提前安排百骑的人在人群中,只怕刚才的情况就不会这麽顺利了。
不过在李世民面前,他还是表现的无知一些吧。
「罢了罢了,你毕竟出仕不久,年轻人做事有些疏漏无可厚非,毕竟你自己也留了后手。」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故意板着脸教训到。
温禾一副听话受教的模样。
「微臣受教了。」
「让百骑好好的审审,朕到要知道,到底是何人。」
李世民面色一沉,眼中泛起了寒芒。
「臣遵旨。」
温禾从立政殿出来时,,他正想着回百骑营处理后续事宜,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清脆却裹着几分委屈的童声。
「阿禾!」
脚步一顿,温禾回头望去。
回廊下立着个穿鹅黄色襦裙的小身影,双丫髻上系着粉色丝带,正是五公主李丽质。
小丫头双手背在身后,眉头轻轻蹙着,圆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幽怨,像只被冷落了许久的小团子,正一瞬不瞬地盯着他。
温禾站在原地,哭笑不得地眨了眨眼。
虽早有婚约在身,可面对这般稚气未脱的小姑娘,他实在生不出半分谈恋爱的心思。
当初要这个婚约,也只是为了以后保命罢了。
即便真的要谈恋爱,至少也要等李丽质长大后再说。
两人就这麽沉默对视,空气里只剩风吹槐叶的沙沙声。
李丽质身后跟着六个宫女,此刻都面面相觑。
方才明明是公主听闻高阳县子进宫,执意要过来寻他,怎麽见了面反倒不说话了?
为首的宫女悄悄上前半步,想劝公主开口,却被李丽质用眼色轻轻制止。
忽然,李丽质像是下定了决心,小短腿快步朝温禾跑过来,裙摆随着动作轻轻扬起。
跑到近前,她仰着小脸,小嘴一瘪,委屈巴巴地说道。
「阿禾,你好久都没来找我玩了!阿耶也不让我出宫,你们都欺负我!」
温禾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小丫头是在为被冷落生气。
仔细回想,确实很久没和她见过面了。
不过这可不怪他,还不是因为李二。
他蹲下身,与李丽质平视,声音放柔。
「公主殿下,不是我不找你,是最近朝堂事多,实在抽不开身,而且宫外最近不太平,陛下不让你出宫,是怕你受委屈,在宫里多好啊。」
「有吃有玩还有的睡,逍遥自在的。」
「宫内才不好呢!」
李丽质噘着嘴,小手突然抓住温禾的袖子轻轻晃了晃。
「宫里到处都是规矩,走路要慢,说话要轻,连跑都不能跑,闷都闷死了,阿禾,你带我出宫好不好?我想去东市看糖画,还想去曲江池喂鸭子!」
她晃袖子的力道不大,却带着孩童特有的撒娇意味,一双眼睛亮闪闪的。
温禾心里软了软,却还是摇了摇头。
「殿下,出宫的事真的不行,陛下知道了会生气的。要是你想玩,我陪你在御花园里逛逛好不好?」
「不好!」
李丽质立刻松开手,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又重新抓住温禾的袖子攥紧。
「你不带我出宫,我就不让你走!」
温禾看着她倔强的小模样,无奈地笑了。
索性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行,不走就不走,那咱们就坐在这儿晒太阳。」
李丽质没料到他这麽干脆,愣了一下,随即也挨着他坐下,小胳膊轻轻靠在他的胳膊上。
午后的春风裹着槐花香,吹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她闭上眼睛,小脸上渐渐露出舒服的神情,连刚才的委屈都消散了几分。
宫女们见两人相安无事,悄悄退到不远处的回廊下候着,只留一人在近处照看。
温禾坐着没动,目光落在不远处的花丛里,看蝴蝶在牡丹花瓣上停留。
忽然觉得这片刻的宁静,倒比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惬意多了。
没了那些老匹夫在耳边聒噪,这样的日子才舒服。
想想他原本就是一个连社会都没出去的大学生。
来到大唐后,这才多久啊,就得面对一群老狐狸。
一不留神就有性命之忧。
当初投靠李二,他明明是想做个米虫。
哪怕当个吉祥物也好啊,李二非得让他来做事情。
还扣了他一年的俸禄。
这不是欺负人嘛。
如果什麽事情都不用做,整天陪着李丽质看看花,看看树,整日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多好啊。
没过多久。
一群麻雀落在他们面前的槐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时不时低头啄食树下的草籽。
李丽质听到声音,猛地睁开眼睛,小手轻轻指着树梢,兴奋地压低声音。
「阿禾,你看!好多小鸟!」
温禾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笑着点头:「嗯,好多鸟。」
李丽质看得入了迷,小脑袋微微歪着,眼睛亮晶晶的。
可就在这时,一阵狂风突然卷过,卷起地上的落叶撞在槐树上,树枝剧烈摇晃起来。
那群麻雀受惊,「扑棱」一声全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树梢。
李丽质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小嘴一瘪,眼睛里迅速泛起泪花,声音带着哭腔:「好讨厌的风!哼!」
温禾连忙安慰:「殿下别难过,等风停了,小鸟还会飞回来的。」
「真的吗?」
李丽质抬起头,眼泪汪汪地看着他,睫毛上还挂着泪珠,模样格外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