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0466【小场面不算啥】(1 / 2)

重启人生 王梓钧 4128 字 8小时前

第476章 0466【小场面不算啥】

李羽春的粉丝,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再加上那些来自贴吧的「疯子」,他们迅速联合起来,跟敌对网友战得有来有回。

甚至渐渐处于上风。

然后,对方开始扭曲话题,给他们扣上一顶「爱国贼」帽子。说他们爱的不是真正的国,无视人民的基本权益。

说白了,试图把政与国划为两个概念进行割裂。

并抛出那句话疯狂传播: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列宁。

这句名言威力极大,更何况还是列宁说的。

已经无法搞清楚是谁先发出来,反正现在到处都在复制粘贴,陈贵良的微博评论区始终处于战火中心。

「老板,要对太过分的内容禁言吗?」

「不用,现在禁言等于火上浇油,让他们两边继续吵吧。涉嫌违法的言论,搜集整理起来,提交给有关部门就是。」

如今看似吵得非常热闹,其实大部分名人都没下场,顶级网络大V也一个个保持沉默。

因为陈贵良这次也没干别的,只是在抗美援朝60周年之际,邀请志愿军老兵参加网络庆典。那首《我的祖国》,本来就是志愿军电影里的插曲。

面对这种情况,网络大V们很难直接开骂。

他们得先铺垫一下,比如质疑志愿军烈士的事迹真实性。从质疑渐渐变成调侃丶戏谑,最终才敢随便拿烈士来开玩笑。

甚至把嘲笑烈士的行为,变成一场时尚的网络狂欢!

目前阶段,主要是一些几千丶几万粉丝的网红在带节奏。偶尔有几十万粉丝的大V转发,但也只是试探性转发而已,并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陈贵良发了条微博回应就不再理会:

「1,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这句话最早出自《詹森传》,并且书中有对此言的本意解释。詹森本人是坚定的爱国者。

2,断章取义——摘自《不要断章取义》。

3,揭露黑暗,反映现实,与爱国并不冲突。

4,本人支持基于事实揭露社会问题,给《词典:南方工业生活》丶《中国在梁庄》颁奖就是明证。

5,字节旗下一切网络社区,都尊重言论自由,同时也遵守法律。」

陈贵良的这条微博,让某句话迅速流行起来。

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

此前敌方吵不过的时候,就复制粘贴: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列宁。

看似无赖且无聊的复制粘贴,其实在打嘴仗时威力非常大,往往搞得讲道理那一方很难接招。

魔法才能打败魔法。

现在可以复制陈贵良那句话进行回击:断章取义——摘自《不要断章取义》。

然后评论区就变得画风抽象。

双方争吵多日都不想再讲道理,懒得再说那些多馀的废话,清一色逮着这两句话复制粘贴。

队形还挺整齐。

发出那条微博以后,陈贵良是真不再关注此事。

这点阵仗算啥啊?

2011年是网络舆情急剧恶化的一年,而舆情漩涡的中心就是微博。现在这点小意思,只不过是年初的预演而已。

也是在这一年,政务微博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仅帽子叔叔的微博就在一年之内注册好几千个。

各种「辟谣微博」也将出现,因为今年遍地都是谣言。金庸一年内就「死」了两次。甚至还有某某大桥几百人自杀这种弱智谣言,而且还特麽能传遍全国。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非黑即白要不得。

网络舆情的急剧恶化,并非一小撮人就能挑起的,属于矛盾集中爆发的外在体现。

想要真正处理舆情,绝不是封禁几个大V就能解决,必须从根源上去缓和社会矛盾。它带着巨大的民间监督力量,促使着中国往更好的一面发展!

所以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陈贵良不但不禁言,反而做出指示:

「放宽海内网和字节微博的审核标准,不要轻易禁言,更不要随便封号。接下来几年,一切都要小心翼翼。」

「还有,立即组建『字节辟谣小组』,开设一个『辟谣微博』。在辟谣之前,必须反覆验证。就算是一眼假的消息,如果无法确实证伪,也不能轻易进行辟谣。」

「邀请官方机构,尤其是各地公安注册政务微博。他们才应该是辟谣和稳定舆情的主力军,我们负责打配合即可。」

新浪那边,似乎认为陈贵良出了昏招。

他们暗中联系这次闹得最凶的意见领袖,口头承诺给这些意见领袖推流,支持这些家伙发微博扩大舆情。

也确确实实给新浪微博带去不小的流量。

但字节微博的流量并未因此下降,反而还在持续增涨当中,吵得越厉害就流量越高!

甚至陈贵良本人的微博帐号,都一下子涨了几十万粉丝。

其中不乏黑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