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om最初是通过流氓浏览器GG,吸引来很多对电脑和网际网路接触不深的用户。这个办法很有用,我们也跟进了,为海内网用户激增贡献了不错的数据。」
「51.com还在搞美女丶帅哥效应。比如在他们只有几百万用户时,有30%的用户来自山城。其原因让人啼笑皆非,只是一个很漂亮的山城女孩用51.com,并且还进行了视频认证。然后就吸引来两百万山城男网友注册,简直莫名其妙。」
「视频认证模式,我们也有借鉴采用。但海内网的用户群体不同,很多都不愿意视频认证。51.com的视频认证率却很高,主打一个真实交流。很多小男生丶小女生靠这个搞网恋,还有很多色狼专门去骗炮。」
「他们那7200万注册用户水份很大,有不少都是把帐号忘了又重新注册的。为什麽会忘掉帐号?因为有太多的网吧用户,可能半个月去网吧一趟,平时都在打工。」
「他们7200万注册用户,最高同时在线只有50万人。而我们的2300万注册用户,最高同时在线却有80多万人。我们的活跃用户比例远超对手!」
陈贵良说道:「你只谈好的,却没有说坏的。他们有几百万付费用户。」
谢扬解释道:「他们的所谓几百万付费用户,大部分都是10元包月VIP。而且,51.com在玩文字游戏。他们那几百万付费用户,并不是所有人每个月都充钱,而是累积充值用户数量。用户可能这个月充了会员,但接下来半年都不再充值。否则的话,51.com每个月的会员费营收就几千万。那样他们早就盈利了,宣传的时候还不重点鼓吹?」
「其实,51.com的用户群体,跟QQ空间重迭性更高。以中学生和刚出社会的打工人居多,他们有自己的圈子,能够玩到一块儿去。而我们海内网的用户群体,平均年龄要大好几岁。」
负责GG业务的高管叫麻玉琴,是纯靠业绩升上来的。
麻玉琴说道:「因为用户群体不同,在51.com打GG的,以网路游戏和手机厂商居多。尤其是针对网吧用户的游戏,正好跟51.com的用户群重合。他们想接其他GG非常困难。而我们海内网,GG内容却多种多样。」
别看51.com现在声势浩大,但用户群体太过单一,发展空间实在有限。
后来乾脆从社交网站,直接转为游戏社区。
游戏社区都做得艰难,继而转为页游平台。
最后变成陪玩平台,主打游戏美女认证丶真人配对玩游戏……
发展路线就挺奇葩的。
你很难想像一个页游平台丶陪玩平台,最开始是对标QQ空间的网络交友社区。
陈贵良问道:「IPO路演之前,海内网注册用户能达到3000万吗?」
谢扬说道:「有点困难,但不是没可能。最近一年以来,海内网用户增涨很快,还远远没有进入瓶颈期。一是名人效应,很多新用户是奔着名人来的。尤其是明星。二是网红和公知。一次网络热点事件,就能增加数十万新用户。陈总你去年跟李彦鸿骂战,就为海内网增涨了上百万用户。」
最后一句,把大家都逗笑了。
谢扬却没有笑:「最近半个月,海内网用户就在激增。新增用户,很多是来骂杨丽娟的。还有一些是骂刘德桦的,刘德桦的海内网帐号已经关闭发言功能了。」
众人沉默。
杨丽娟是一个追星族,从1995年开始,就不上学丶不工作丶不交友,全心全意追星刘德桦。
1997年,杨丽娟20岁,在父母的支持下,花9900报香江旅游团。却没能看到偶像。
2003年,全家为了追星,把房子都卖掉了,一家人住在400元月租的房子里。
2005年,父女再度赴港,还是没见到偶像。
2006年,父亲卖肾筹资帮女儿追星。
就在半个月前,杨丽娟终于跟刘德华见面,还在活动上跟刘德华聊天合影。
次日,帮女儿完成心愿的父亲,终于跳海自杀,留遗书大骂刘德桦。
因为刘德桦只在海内网有社交帐号,所以杨丽娟也在海内网注册。她天天去刘德桦的帐号留言,因为太过活跃,刘德桦还在网上多次回复过她。
这件事情被媒体曝光之后,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大量吃瓜群众,一窝蜂的涌进海内网,仔细阅读杨丽娟的帐号动态丶浏览杨丽娟疯狂追星的日志。接着,骂杨丽娟不孝,把父亲活活逼死。
还有不少人骂刘德桦,喷得华仔多次道歉,最终被迫关闭留言功能。
短短半个月时间,海内网因为这事儿就新增用户上百万。
连一些从来不玩网络社区的人,也跑来海内网注册帐号——只为亲手打字骂一骂杨丽娟或刘德桦。
甚至有人骂海内网的,说这里明星太多,在鼓励大众追星。
面对舆论非议,海内网在为用户推荐明星关注时,不得不特别添加一句提醒:适度追星丰富生活,切勿沉迷害人害己。
经此一事,海内网也在娱乐圈被广泛熟知。
近几日,橙天娱乐主动来接洽,旗下艺人即将集体入驻海内网。包括陈道民丶刘佳玲丶梁嘉辉丶关芝琳丶夏宇丶胡君丶佟大维丶陈万人迷等明星。
也有一些意见领袖入驻,专门来海内网点评杨丽娟事件。
整件事情特别离谱,而且跟海内网无关,但海内网却成为最大赢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