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好兄弟简雍(求首订)(2 / 2)

再说和鲜卑人做生意也不安全,鲜卑人很可能以交易为名实施大规模袭击。

在招抚乌桓即将看到成效的时候,没必要额外生乱。

除非有哪个鲜卑部族公开投降,那时才能招抚,拉一波,打一波,分化消灭。

刘虞也知道邹靖说得有道理,但他有另一种考量一一如果大汉始终不对鲜卑释放善意,那又有哪个鲜卑部族会主动投靠大汉呢?

总得让他们看到好处,才有可能产生交流。

拉一波打一波是对的,但总要先能谈上话吧,要不然拉谁去?

如果一直以敌对态度面对鲜卑,那麽鲜卑就只能想尽办法破坏互市,因为鲜卑不可能坐视乌桓被大汉拉拢而不管。

到头来,招抚乌桓人的事同样会受影响,说不定两头都招抚不到。

刘虞的想法是,先释放同等的善意,不管是哪个部族,只要亲近大汉就能从互市中得到好处,靠大汉的财力物力逐渐实施同化。

其实两边都有道理,方法不同而已,这没有谁对谁错,都是为了公事。

主要是邹靖奉命招抚乌桓,刘虞奉命招抚鲜卑,两人的出发点不一样。

但问题在于他们两个人都持假节,权限相同·.—

现在起了争执,那到底听谁的?

两人倒也都是有理智的,争执不下而已,并没有产生什麽斗殴火并的想法。

只是,隔阁终究是有了。

刘虞也没有对付邹靖,只是表示要公事公办,大家各做各的,相安无事就好。

邹靖也巴不得如此。

于是两人都秉公办事,各自都不敢搞私下操作,也不敢到处安插人手,毕竟相互之间信不过,难保对方不会弹劾自己。

但两人都在公事公办,却反而使得其它人钻了空子。

由于两人都没有安插自己的人手,「朝廷」往居庸等互市所在地派驻了很多官吏。

这些官吏职位都不高,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把持了互市的交易与运输等基层岗位。

逐郡也来了个新太守,名叫温恕。

此人做官倒是很低调,没搞什麽大动静,只在涿郡东部的方城县外设置了转运场,用来转运从冀州向幽州各郡输送的物资。

边郡物资依赖中原输送,这是个很正常的举措。

只是原本的转运场在县,走的是中山方向的中部驰道,而方城那边,得走冀东道。

居庸的常胡市,日常交易规模看起来并不大。

互市会被那麽多人盯上,不是因为这个市场本身,而是因为这个市场衍生出来的次级市场一一南方马市。

开了互市之后,就有更多的胡人参与买卖,互市有双方军队监督,互不赊欠,交易也有保障。

用粮食布匹与盐铁等物资,从胡市换马,这是定了标准价的,按照马匹的质量不同分了几个等级。

平均算下来,差不多四千钱的物资就可以在居庸胡市换一匹不错的马。

但这些马落不到私人手里。

互市是朝廷的买卖,只能由「朝廷」经营。

这所谓「朝廷」当然不是天子刘宏的人。

而是袁家安插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