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此乃军事重地,岂能带女子入内(1 / 2)

第191章 此乃军事重地,岂能带女子入内?

远远看见御辇过来,内阁首辅李守中等人,往前紧走两步,行礼迎驾。

等御停稳,李崇一马当先走下御攀,来至众臣面前,

一番行礼之后,众臣起身,这才看见薛宝钗面戴轻纱,由小桂子扶着从御攀上缓缓走了下来。

林如海,张,梅若云,耿思远等人不为所动,权当没有看见。

而李守中和杜知运等人,则眉头微皱,面露不悦之色。

皇帝今天召集他们来此,必定是有军国大事相商。

既然是军国大事,为什麽要带个后宫女子?

皇帝此举,岂非太过于孟浪,太过于儿戏了。

李守中率先开口道:「陛下,军器局乃军事重地,又满是火药等物,实在危险的紧,

贵人年纪小,又是个女子,若是被吓着了,岂不是臣等的罪过,故而还是请贵人回宫去吧!」

薛宝钗闻言,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依旧走到李崇身后,首低垂,方才李守中这番绵里藏针的话,她好似完全没有听见一般。

李崇今天为何让她来此,薛宝钗也是一头雾水。

但她是李崇的女人,李崇便是她的主人,让她来,或者是让她回,都由李崇一言而决。

至于其他人说什麽,她薛宝钗并不在乎。

李崇回身看了眼薛宝钗,眉眼含笑,似乎对她的应对很是满意。

朕的女人,听朕一个人的话便行了,至于其他人说什麽,可以不用理会。

哪怕他是内阁首辅,你也可以当他是在放屁。

李崇又看了眼面色铁青的李守中,然后看向张敞,林如海等人。

「你们也觉得她不该出现在这里吗?」

林如海想了想说道:「陛下让贵人来此,必然有陛下的道理,微臣等着陛下解惑便是梅若云和耿思远,也说了一番和林如海差不多的话。

意思便是宫中女眷出现在这里,的确于礼不合,但皇帝你这麽做,必然有你的道理稍后拜托给我们一个交代吧。

不然无缘无故带着后宫贵人来此,既于礼不合,又有后宫干政的嫌疑,那到时候可别怪臣等不给皇帝面子,要直刺君主之过了。

而张身为皇帝头号心腹,不管是薛家之事,还是军器局之事,他都一清二楚。

故而张说道:「依着微臣的意思,陛下早该带着薛氏女家主来军器局看看了,没有人家襄助的几百万两银子,这军器局只怕现在还是一片白地呢!」

李守中闻言大惊,连忙抬起头,好好的打量了一番薛宝钗。

虽说薛宝钗面带轻纱,他们看不清楚具体容貌如何,但肯定是一位大美人,不然以皇帝那好色的性子,也不可能对其如此的宠爱有加。

再看薛宝钗那周身的气度,李守中等人这才信了,这位女子不是普通后宫贵人,而是这些年传得沸沸扬扬,陛下养在外面,并未让其进宫的那位薛氏女家主。

尤其是张方才那句话,薛家襄助了陛下几百万两银子,所以陛下才有钱组建这军器局,李守中等人就更加无话可说了。

人家出了银子,来这里看看也在情理之中。

要不是因为军器局花费太多,国库又出不起这个钱,四年前皇帝将兵仗局和火药局合二为一,并且交由内廷管理,他们也不可能同意。

将这些前因后果理顺之后,李守中等人纷纷心想,既然花的都是薛家的钱,那这位薛氏女家主,别说过来看看,就是天天住在里面都行啊!

放眼天下巨富,只要你愿意出钱,除了不能卖官爵,让你去当官,其他礼遇,李守中等人即便再迁腐,也愿意给,而且很乐意给。

只因他们现在当着大乾的这个家,知道大乾财政艰难,每年岁入想要多增加一百万两,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前年山西大旱,国库无钱赈灾,李崇由内帑拨了七十万两赈济灾民,可还是不够。

堂堂内阁首辅李守中,不还是放下颜面,以一代大儒之尊,为江南数位富商,书写墓志铭,书写家谱序言等等等等,为国库赚了几十万两银子,全都拿去赈济灾民了吗?

当时朝野震动,骂李守中见钱眼开,为了几个臭钱,连读书人的体面都不要了,枉为一代大儒的读书人不知凡几。

更有人堵着李守中的大门骂,晚上还往他家门口泼了大粪。

这待遇,与当年身败名裂的胡玄机相比,已然不多让了。

那个时候,面对朝野质疑,面对汹汹议论,李守中不也唾面自乾,不予理会吗?

故而当李守中听了张所言,得知薛家出了几百万两银子,襄助皇帝建了军器局之后,李守中等人面色为之一变,原本一脸的不悦之色,也纷纷换成了笑颜以待。

「女家主之义举,于国有功,可留名于青史矣,老夫佩服之至,老夫代天下黎民百姓,谢过女家主了。」

说着,李守中便朝薛宝钗轻施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