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秋娘,你的事发了,跟咱家走一趟吧!」
戴权话音未落,殿内一众嫔妃,便纷纷面色大变。
她们不敢去看戴权,也不敢去看康嫔,一个个低眉垂目,眼观鼻,鼻观心,好似参禅一般。
而在戴权身后,王植汪安等人则一脸怨毒的盯着康嫔,如果他们的眼神能杀人的话,
康嫔这会已经死了好几千次了。
宫里抓了那麽多人,死了那麽多人,起因便是你这个女人。
而他们这些大监,除了戴权,裘世安和小桂子,其他人挨个过了一遍堂,也都受了一遍刑。
确认过往四年,没有做过什麽对不起陛下的事情,才恢复了他们的自由身。
他们之所以遭了这麽大的罪,便是因为你这个女人。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恨不能现在就活撕了康嫔。
康嫔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只见她面色如常,只是凄凄一笑,站直了身子,看着孙贵人,看着丽嫔丶惠嫔等人。
「姐妹们,我先走一步了,其实我还有一个名字,叫苏秋娘,我还是更喜欢这个名字,等到了那边,你们可莫要再叫我吕秋娘了。」
说罢,康嫔嫣然一笑,也不等那些东厂番子来抓她,而是自顾自走出殿去。
丽嫔丶惠嫔等人,也包括孙贵人在内,听了康嫔这话,一个个只觉毛骨悚然。
你这话是什麽意思?
什麽叫你先走一步?
什麽叫等我们到了那边?
你要死了,难道我们也得跟着死吗?
再说康嫔这番做派,竟有些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味道。
就连康嫔自己,也是这麽觉得的。
她本是吕家嫡女,却从小长在金陵苏家,直到三十多年前,她入宫选妃,都是从苏家启程来的京城。
从情感上来说,她更亲近苏家,她也把苏家视作她的娘家。
入宫这麽多年,虽然她位分并不高,只是九嫔最末的康嫔,但她仍不遗馀力的关照着苏家,直到四年前,苏家被满门抄斩。
在康嫔看来,苏家想吞了薛家的产业,并没有什麽不对。
几千年来,世家大族皆是如此,当年薛家起势,不也吞了好几个世家的产业吗?
大家都是这麽玩的,凭什麽别人可以,苏家就不行?
凭什麽苏家这麽玩,便要被满门抄斩?
康嫔很想去问皇帝,你凭什麽灭我苏家满门?
但她不敢,她也见不到皇帝。
故而她恨死了皇帝,也恨死了林如海。
因为下令将苏家满门抄斩的,是皇帝。
而具体执行之人,便是林如海。
这四年来,她一直在琢磨,怎麽能既报复了皇帝,又报复了林如海。
皇帝身边护卫重重,日常饮食又极为谨慎小心,她没有任何办法可想。
林如海远在宫外,而她又出不了宫,她想报复林如海,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康嫔就这麽想啊想啊,便将主意打在了林黛玉身上。
林黛玉是林如海的独女,听说极得皇帝宠爱。
若是她想法子弄死了林黛玉,皇帝痛失爱妃,林如海痛失爱女,岂不是既报复了皇帝,又报复了林如海,可谓一箭双鵰。
她的贴身太监小喜子,是她进宫之后,苏家花了大笔的银子,送进宫来的自己人,也是她的贴心人。
而小喜子和东厂的崔老七,是一个村走出来的,二人关系极好,几十年相处下来,已成侧颈之交。
一日崔老七喝醉了酒,无意间说出了皇帝把忠顺亲王李穆,关在一个铜缸里,又在旁边架上木炭给虐杀了。
如此密辛,小喜子不敢多问,他想着又是铜缸,又是木炭,这定然是把李穆给蒸了。
当小喜子把这件事告诉她,康嫔便有了一个报复皇帝,报复林如海的主意。
这两三年,林黛玉经常去御花园葬花,康嫔是知道的,甚至林黛玉在哪里葬花,在哪里歇息,康嫔都打听得一清二楚。
康嫔便想着,先用皇帝虐杀忠顺亲王李穆这件事,来吓一吓林黛玉,顺便离间林黛玉和皇帝的感情。
在康嫔看来,林黛玉小姑娘一个,平日里又伤春悲秋,若是知道了皇帝是一个将亲叔叔给活活蒸了的暴君,一时间肯定是接受不了的,若是性子脆弱点,搞不好林黛玉会直接疯掉。
不管林黛玉病倒还是疯掉,那康嫔的机会便来了。
到时候她以探病为由,嘘寒问暖,以她的手段,哄骗一个小姑娘,进而将其拿捏住,
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等混熟了之后,她想什麽时候弄死林黛玉,便能什麽时候弄死她。
可是让康嫔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计划仅仅只是开了个头,便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皇帝竟然这麽大反应,竟然像四年前一样,大肆清洗紫禁城。
短短两三日,便抓了数千人,杀了上百人,就连她的贴心人小喜子,也被带入北镇抚司,再也没有回来。
小喜子被抓当日,康嫔便做好了自尽的准备,与其被人刑讯逼供,虐待而死,她还不如用三尺白绫,了断了自己的性命。
可她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康嫔总是想着,万一皇帝清洗禁宫,不是因为林黛玉,而是因为别的什麽事情呢?
抱着这种侥幸心理,康嫔便将自尽的事情一拖再拖。
这一拖,便拖到了今日,拖到了戴权将她带走的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