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元春黛玉李宫裁,活色生香三美图
此时的王姨娘,一连挨了好几个耳光,本应该偃旗息鼓,不敢再闹腾的。
但她现在正妻身份没了,身上的浩命没了,就连她的孙儿兰哥儿也没了。
在王姨娘看来,她已经一无所有了。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认为自己一无所有的王姨娘,声音是小了些,但她嘴里一直骂骂咧咧的。
更关键的是,王姨娘深知,不管她怎麽闹腾,贾母都会视宝玉如珍似宝的。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好好闹一闹,把这些日子以来,积攒的怨气,怒气全撒出来才好呢!
再无顾忌的王姨娘,当着贾母等人的面,开始骂李纨,骂她不守妇德,不知廉耻,好好的贞节牌坊也不要了。
甚至开始骂贾元春,说贾元春在宫里享福,不给她和宝玉求情,一点孝心也没有,良心都让狗吃了云云。
再让她这麽骂下去,估计就要骂贾政,骂贾母,甚至是骂皇帝了。
贾政气得面色铁青,大喝一声:「给我叉出去!」
几个婆子听命进来,贾政又命人拿帕子,堵了王姨娘的嘴,生怕她当着那些下人的面,再骂出什麽出格的话来。
随后,七八个婆子,像抬年猪一样,将王姨娘给抬了出去。
一直等候在外面,预备着里面叫人,好进去伺候的赵姨娘,和周姨娘等人见状,一个个面面相,脸上的表情更是精彩至极。
周姨娘等人还罢了,赵姨娘一看王姨娘那狼样子,一下子便得了意。
她装出一副关心的模样,跟在那些婆子身后,一直跟到了王姨娘所住的小院。
这一路上,赵姨娘那张小嘴,叭叭叭叭就没停过。
「这不是忠义伯家的千金大小姐吗,喷喷,还真是尊贵啊,在家里都被八个人抬着,要是出门,那还不得八十个人抬着啊!」
「哦,对不住,王姐姐,瞧我这记性,忠义伯府没了,哈哈对不住啊,你哥哥造反,全家都死绝了,哈哈,王姐姐,对不住,我把这茬给忘了!」
土姨娘被抬回小院如何如何,赵姨娘文如何嘲讽,这些都暂且按下不提,且说回贾母上房这里贾母与两个儿子还有要事商议,而贾宝玉猫在贾母怀里,婴婴婴婴哭个不停。
贾母摩挚着贾宝玉的脖颈,柔声道:「宝玉,你先出去找姐姐妹妹们玩会子,等吃响午饭那会你再来,昨儿南安太妃来,特意给你留了好东西,别玩得忘记了时辰,一定记得来....」」」
贾宝玉泪眼婆娑,抬头看着贾母,道:「老祖宗,您也不要我了吗?」
就这一句话,便把贾母说得红了眼圈,流下泪来。
她一把抱住贾宝玉,道:「傻孩子,你是我的心肝宝贝,我不要谁,也不会不要你啊!我和你大伯,和你老子有话要说,宝玉听话,去找你三妹妹玩吧!」
说罢,贾母抱着贾宝玉,又抱了好一会,才让跟着贾宝玉的李嬷嬷进来,将贾宝玉送到探春处,还让李特意叮嘱探春,别让人欺负了她的宝玉。
宝玉走后,贾母擦了擦脸上泪痕,又成了那个雍容华贵,威严肃穆的荣国府老太君。
她吩咐贾政道:「你多派几个人,守着王姨娘那小院,往后就不要让她出来了,你再去亲自告诉她,若是她再像今日这般胡闹,她便不用再活着了!
你还得告诉她,今日之所以没怎麽惩处她,完全是看了大姑娘和宝玉的面子,她要是再敢浑闹,再敢胡说八道,不仅她活不了,就连宝玉,就连宫里的大姑娘,都得被她给害死。」
接着,贾母看向贾赦,道:「宫里的各处打点,一直都是你负责的,往后每个月给大姑娘送银子的时候,也给珠儿媳妇送一份,还有玉儿那里也送一份,
宫里面那些太监最是爱钱,不要舍不得银子,公帐上要是银子不够,你问我要,我还有些体己银子,
咱们贾家现在,在宫里有三个女人,你们俩记住了,她们在宫里过得舒心了,便是咱们贾家的福气,便是你们俩的福气。」
贾母如何吩咐两个儿子暂且不表,且说李纨那晚被悄悄送进宫之后,并没有见到皇帝,而是贾元春给她们母子,在乾清宫安排了住处。
第二天一大早,李纨给儿子喂完奶,把兰哥儿交给素云照管,她便随了贾元春,至林黛玉处。
这会刚过卯时,林黛玉也才刚起,一番梳洗打扮之后,正坐在窗前发呆。
瞧着天灰蒙蒙的,似乎要下雪的样子。
林黛玉吩咐雪雁,把皇帝前些日子送来的,那件红羽纱面白狐狸里子的鹤擎,还有那双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找出来预备着。
瞧见贾元春进来,林黛玉紧忙起身行礼问好。
再一瞧,贾元春身后还跟着一位,身材高挑婀娜,面容秀丽清雅,气质却有些清冷的女子。
一时间,林黛玉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只好冲李纨点点头,然后看向贾元春。
贾元春笑道:「这位是珠大嫂子,你应该叫她表嫂。」
林黛玉心下了然,原来是二舅舅家,那位大表兄的遗。
「表嫂好。」
「表妹好。」
二人一番见礼之后,李纨上上下下打量着林黛玉,只觉眼前一亮,心中更觉讶异,好一个惹人怜爱的小美人。
两弯似非胃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幸亏年纪尚幼,若是再过几年,还不知道得有多倾国倾城呢?
好没来由,李纨竟生出一种自惭形秽之感。
与此同时,林黛玉心里也有些疑惑不解,不知道她这位表嫂李宫裁,怎麽突然进宫来了。
许是瞧出了林黛玉的疑惑,贾元春笑道:「陛下亲政之后,便一日比一日忙,我照看乾清宫诸事,也没法子时时陪着你,故而陛下请了大嫂子来,让她做你的女先生,每日里陪你读书的。」
刹那间,林黛玉便红了眼圈,险些落下泪来。
皇帝哥哥忙于国事,没有时间陪她,便让表嫂进宫来陪她读书。
皇帝哥哥待她,无疑是极好的。
她是不是应该投桃报李,给皇帝哥哥做点什麽呢?
给父亲的信,早已写了,也早就送出去了。
除此之外,她还能做什麽呢?
突然,林黛玉双眸一亮,想起那些戏文里才子佳人的故事,不都是亲手做个荷包香囊什麽的吗?
想至此处,林黛玉又心生蹉,她的女红一向不好。
该做个什麽东西,既不是很难,又足见她的心意,还能让皇帝哥哥,日日佩戴的呢?
反正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索性先不想了,等晚上躺在榻上,她一个人慢慢的想,细细的想,
静静的想。
再说贾元春刚才说这番话时,她的语气不乏醋意。
林黛玉冰雪聪明,心较比干多一窍,她怎麽可能听不出来呢?
只见她瞬间便红了脸颊,抱着贾元春的胳膊,撒娇道,
「元春姐姐你最坏了,又打趣我。」
说着,林黛玉又对李纨笑道:「嫂子你来给我评评理,明明是元春姐姐,不乐意带着我玩,她偏偏说什麽,照看乾清宫诸事,没法子时时陪着我,说的好像我是小孩子,得让她陪着哄着才行,
再说了,乾清宫诸事,自有戴公公,有小孙公公,哪里用得着她操心,她倒是一天忙得不见人影,陛下管着九州四海,肩上担着两京一十三省,也没见像她这麽忙。」
林黛玉这一番话,说的贾元春和李纨都笑了,三个人又嘻嘻哈哈,说笑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