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内阁首辅,朕愿为之
言罢,胡玄机走到书桌前坐定,便要给他的那些门生故吏们写信。
不料,却被李崇拦住。
胡玄机面露疑惑之色,抬头看着皇帝。
李崇笑问道:「不知太师打算先给谁写信?」
「给各地督抚啊!」
李崇摇摇头,笑道:「各地督抚一个个都有重任在肩,不好贸然调来京城的,太师还是先给三品以下的文官写吧,这些人官小职微,调来京城,想来不会瘫痪地方政务。」
胡玄机疑惑的看着皇帝,不明白前日说的好好的,皇帝怎麽又变卦了。
李崇倒也不是变卦,而是深思熟虑之后,总觉得调各地督抚进京很是不妥。
一是怕影响当地政务,更关键的则是,这些督抚大员一个个都是老登,应该不是那麽好拿捏的。
他们身为封疆大吏,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估计心里也不怎麽愿意,被一个十岁的娃娃皇帝拿捏住。
而且他们品秩太高,一旦进京,怎麽着也得给个六部尚书。
要是他们忠心听话,那还好说,若是他们.....
那岂不是,李崇在斗胡玄机,斗徐少湖的同时,还得接着跟他们斗?
这不是没事找事,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与其这样,还不如把那些品秩略低的文官调进京。
官越小,越好拿捏,越年轻,越尊崇皇权。
同样的,他们也更需要皇帝的支持,
这些中低层文官,才是皇帝未来的执政基本盘啊!
李崇看着胡玄机,笑道:「朕想着,朕刚刚亲政,万象更始,还是要多给年轻人一些上进的机会,那些外地督抚,还是先放一放吧,先调一些年轻人进京,
让他们充任各部侍郎,郎中,员外郎,太师以为如何?」
李崇能想明白的道理,胡玄机浸淫官场多年,他自然也能想明白。
胡玄机算是看明白了,皇帝这是打算让中低阶文官,先进各部熟悉各部政务。
然后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逐步替换掉现有的文官大佬们。
胡玄机在心里暗叹一声,抬头看着皇帝,衷心的赞叹道:「陛下深谋远虑,
老成谋国,老臣佩服之极!」
随后,胡玄机开始写信,一封一封又一封的写信。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胡玄机写的手腕子都酸了,李崇才呵呵笑道。
「太师,莫要再写了,养伤要紧,明天再写也不迟。」
说着,李崇示意戴权,收起桌上的十几封信,让他今天便通过驿站,连同让这些人进京面圣的旨意,一道八百里加急送往各地。
胡玄机揉了揉酸痛发麻的手腕,抬头眼巴巴的看着皇帝,欲言又止。
如果表情会说话的话,胡玄机此时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皇帝,您让我干嘛我就干嘛,我都做了这麽多了,您什麽时候去国子监,什麽时候帮我挽回声誉啊!
那些太学生天天堵着门骂街,您今天进府之时不都瞧见了吗?
看着胡玄机眼巴巴的表情,李崇装傻道:「太师累坏了吧,喝茶,喝茶休息休息。」
胡玄机无奈,只好主动挑起话头,道:「陛下,不知道您什麽时候有空去国子监啊?」
李崇正色道:「如果太师不介意,朕现在便可以去国子监,但是」
李崇话锋一转,道:「但是我大乾历来注重官员仪态风度,睿宗朝那位大才子,不就因为相貌稍丑了点,本来定好的状元,硬生生成了二甲第七名。
太师现在这幅形象,去了国子监,只怕会适得其反,为了太师的官声考虑,
还是等养好了伤,再去更合适一些,太师,你觉得呢?」
皇帝的这番话,虽有推辞之意,但说的合情合理,胡玄机低头想了想,也就不再说什麽了。
他更担心的是,他这个样子去了国子监,皇帝还没来得及说话呢,那些太学生们,看他挨了打,想着别人打得,凭什麽我打不得?
又一拥而上把他打一顿,那他这张老脸,可就彻底的丢尽了。
算了,最多十天,伤也就养好了,那就再等等,再忍忍吧!
「陛下,外地官员之中,既忠心又能干之人,差事也无甚要紧的,老夫这几天便会一一去信,让他们回京面圣,
至于其他身上有差事,一时半会走不开的,老夫也会瞩咐他们,让他们给陛下上摺子,到时候陛下与他们一一分说吧!」
说完这句话,胡玄机哀叹一声,心说老夫都做到这种程度了,皇帝你要是稍微有点良心,便应该善待老夫,善待老夫的一对儿女。
果然不出胡玄机所料,李崇听了他这番话,瞬间便红了眼圈,一把握住他的手,半响说不出话来。
「太师,你看这事给闹的,若是朕甫一登基,太师便如此配合,后面的种种祸事,便不会再发生了。」
胡玄机闻言,正要跪下请罪,不料却被皇帝一把拉住。
「不过往事已矣,不可再追,你我君臣不看过往,只看现在,只看将来,朕说过了,你我君臣相处的日子,还长着呢!」
也不知道是真感动,还是假感动,反正胡玄机那张鼻青脸肿的老脸,又一次流满了泪水。
君臣二人执手相看泪眼,不胜晞嘘了良久。
李崇问道:「太师,有件事朕思虑数日,一直没有头绪,还请太师为朕参详参详。」
「还请陛下直言,老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让朕该怎麽说好呢?太师心里应该明白,即便这次朕帮你挽回了声誉,
你这个内阁首辅,肯定是不能再当了,若要换人,朕想问一句,太师属意何人?」
李崇这话,倒不是在忽悠胡玄机,而是实事求是,实话实说。
即便李崇帮他挽回声誉,但他胡玄机识人不明,用人不善,又遭人蒙蔽,这些污点是怎麽甩,都甩不掉的。
这样一个不明不智,不贤不惠之人,怎麽可能继续担当内阁首辅大任呢?
这道理,李崇明白,胡玄机也明白。
故而胡玄机并未多想,而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思考让谁当内阁首辅,对他而言更有利一些。
此人必须德高望重,最好也是一代大儒,才能让天下读书人心服口服。
而更关键的是,此人必须没有治政之能,得是个名望极大,却能力不济的废物才行。
只有这样,才不会侵害到他胡玄机的利益。
到时候,此人是表面上的内阁首辅,而他胡玄机,则是实际上的内阁首辅。
可是这样的人,可谓百年罕有,实在是不好找啊!
突然,胡玄机想起一个人,国子监祭酒李守中。
李守中,千年儒门世家,金陵李家之人,也是一代大儒。
想想也是,李守中若不是一代大儒,也不可能当了二十年的国子监祭酒,愣是没人能顶替他。
更关键的是,李守中翰林院出身,一直在礼部,鸿胪寺,国子监打转转,从未有过地方任职的经验,自身也没有什麽政治抱负。
这样一个人,要名望有名望,要能力没能力,岂不是完美的内阁首辅吗?
想至此处,胡玄机沉吟道:「陛下,国子监祭酒李守中,或可一试。」
李崇双眼微眯,盯着胡玄机,眼神莫名,似笑非笑。
与此同时,李崇心里也有些异,心说胡玄机这个老登,怎麽会和朕想到一块去了?
李崇之所以属意李守中,是因为他有名望,却无能力,是绝佳的伴食宰相人选。
所谓伴食宰相,简单来说就是干吃饭,不干活。
有了胡玄机这个前车之鉴,终李崇一生,他都不会让内阁首辅再次坐大。
而限制内阁首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变成一个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