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原本的打算是,孟元康不来,他就不去会极门。
反正你们站在会极门广场,风吹日晒的,看谁先急?
而现在,李崇改变想法了。
他即将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底,即便不是太子的全部班底,而只是一小部分,那也足够了。
足够他将一些事情提前推进,足够他这个胡玄机口中的白痴天子,给胡玄机来一场小小的天子之怒了。
害死太子哥哥的胡玄机父女,他暂时动不了,那就忍,忍到能动他们的时候。
可是那些欺辱,敷衍,怠慢,太子哥哥身后事的人,李崇要让他们付出代价,付出血的代价。
并以此,告慰太子哥哥的在天之灵。
也以此,告诉那些太子旧人,朕,值得你们投靠,值得你们以命相托。
故而,他不仅要去会极门,他还要配合那些文臣,搞她娘的三辞三让,然后在文武百官,诸天神佛,大乾列祖列宗,各个番邦使节的见证下,正式登基为帝。
只有这样,他屁股下的皇位,才会稍微稳当那麽一点。
胡玄机想要废了他这个皇帝,要走的流程相较而言,也会变得复杂很多。
也只有正式登基为帝,他才能以大乾天子的名义,发布诏书,并采取下一步行动。
当然,那些文官肯定会以皇帝尚未亲政为由,将诏书驳回。
不过无所谓,反正这诏书,也不是给他们发的。
你们不认,有的是人认。
李崇带着贾元春和胡幼鱼,一行人出了太子东宫,便瞧见天色昏暗,烈风四起,愁云惨澹,朝日如暮。
胡幼鱼上前说道:「陛下,这天色不对,估摸着三辞三让要推后举行,要不您先在东宫安坐,微臣先去会极门看看再说。」
李崇摇摇头,没有说话,步伐坚定的上了龙辇。
随着裘世安大喊一声:「起!」八个力士抬起龙辇,数十名太监环侍左右,一百多名龙禁尉前方开道,一行人浩浩荡荡,径直往会极门而去。
而在会极门外,人心惶惶的文武百官,此时散了也不是,继续站在这里,似乎也不对。
胡玄机不在,礼部尚书孟元康也不在,这场群臣上表劝进的大戏,到底还唱不唱,没人敢拍板定夺啊!
几位大佬围在一起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秉持着官场底层逻辑,能不负责就绝不负责的原则,既不出面叫停,也不说继续办,就在这里耗着呗。
耗到正午时分,耗到吉时一过,那这场劝进大戏,想唱也唱不成了。
这样一来,便没有他们什麽责任了。
对了,他们此时心里最期盼的,便是那个傻子皇帝,出门一看乌云密布,还刮大风,皇帝身边肯定会有人,说什麽今日不宜出行的鬼话。
嘿嘿,那个傻子皇帝,说不定就不来了呢!
反正今天这日子,是礼部选定的,是你孟元康拍板的,是你胡玄机首肯的,我们只是执行而已。
天象突变,关我们什麽事?
皇帝不来,关我们什麽事?
可惜,新皇李崇预判了他们的预判,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当提醒众人回避,莫要冲撞銮驾的响鞭声传来的时候,会极门外这些文武百官,一个个先是面面相觑,然后长叹一声,按照既定流程忙活了起来。
得,这场劝进大戏,还得继续唱下去。
唱就唱吧,早点唱完,早点回家,这鬼地方是一刻钟也不想待了。
会极门外,文武百官在诸位礼仪官的引导下,依照官品爵位,分列文武两班站立。
新皇李崇在两位礼仪官的引导下,高高站在会极门内玉阶之上,俯视着文武百官,俯视着大乾王朝。
三百名龙禁尉全数到场,个个甲胄鲜明,腰挎长刀,守在会极门各处紧要位置,气氛严肃异常,甚至有些肃杀之气。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