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一股巨大的悲痛袭上心头,李崇再也忍耐不住,泪流满面,号啕大哭。
见李崇大哭起来,原本平静如水的张嫣,也在刹那间眼圈发红,两颗豆大的泪珠,从眼角顺着白皙的脸颊滑落。
这两日,张嫣一直在强行忍耐。
她此生唯一的依靠没了,她的枕边人没了,她怎麽可能不伤心难过,怎麽可能不悲痛欲绝?
太子身为大乾储君,按照大乾礼制,丧仪规格应该只比皇帝低半格才对,可是现如今,太子的丧仪竟然连一个普通郡王都不如。
张嫣身为太子妃,她怎麽可能不愤怒?
但她一直逆来顺受,没有任何表示,因为她心里清楚,新皇李崇做不了主。
大乾现在能做主的,不管是外朝,还是内廷,都是太子的敌人,都是害死太子的罪魁祸首。
她不愿意去求他们,不愿意让他们看到自己软弱无助的一面。
不能让那些人,在害死太子之后,还嘲笑奚落太子。
身为大乾储君,太子是高傲的,太子妃自然也是高傲的。
她身为太子遗孀,不能给太子丢人。
故而,这两天来,在灵堂里,当着外人的面,她一滴眼泪也没流。
要哭,等办完太子丧事,等太子安葬之后,她会去九泉之下,陪着太子一起哭。
可是现在,李崇放声大哭,她再也忍耐不住,也跟着失声痛哭。
太子宫中的太监宫女,但凡有问题的,以及有些嫌疑的,都被戴权给抓走了。
剩下的不能说全部心向太子,至少他们有着一颗正常人才有的柔软心肠,他们会同情太子,同情太子妃。
这两天,太子妃不哭,他们也不敢哭,一直忍到现在。
而李崇进去灵堂之后,没过多久,灵堂里先后传来一男一女,两道号啕大哭的声音,他们这些奴婢们,终于不用再忍了,也跟着放声大哭。
一瞬间,整个太子东宫,被笼罩在一股巨大的悲悼之中。
所有人的痛哭声,好似被放大了无数倍,直冲霄汉,从太子东宫开始蔓延,最终响彻整个紫禁城,以及文武百官汇集的会极门。
会极门,礼部尚书孟元康,头风发作晕倒之后,文武百官看戏的看戏,演戏的演戏,忙得不亦乐乎。
当哭声传来的时候,刚开始他们还不甚在意,但没过多久,便渐渐有人觉察到了不对劲。
什麽样的哭声,能传这麽远?
什麽样的哭声,能满是肃杀之气?
这哪里是人在哭,这分明是上天在哭。
太子死因蹊跷,在场文武百官又不是傻子,谁会不明白是怎麽回事?
大乾各种儒家学说盛行,其中天人感应之说,更是毋庸置疑的王者,拥趸无数。
按照天人感应学说理论,天子或朝臣违背了天意,不行仁义,上天就会降下灾祸,进行天罚。
地震,洪灾,旱灾,蝗灾,饥馑,日食,月食,兵祸,等等等等,这些都是上天降下的天罚。
也就是汉代董仲舒所说的:「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
难道说,太子之死,惹怒了上天,将会降下天罚吗?
就在此时,会极门外,无端起了一阵风,把太阳给刮没了。
须臾间,乌云密布。
还不到正午时分,竟如同日暮黄昏,天色渐渐变得昏暗。
不少笃信天人感应学说的文官,面面相觑之下,脸色变得越来越不自然。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如果先帝还在,责任推给他,下个罪己诏,向上天表达一下歉意,这事儿也就糊弄过去了。
可现在,先帝驾崩,新皇尚未登基,这责任又该甩给谁?
让那个傻子皇帝下罪己诏?
可他还没正式登基,别说正式登基,三辞三让都还没走流程呢!
依照《大乾会典》,新皇在正式登基之前,是不能下旨的。
即便你强行让那个傻子皇帝下罪己诏,也糊弄不过去全天下的读书人啊!
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一样,一辈子学的就是这些玩意儿,你这麽糊弄读书人,简直是在侮辱人家。
你这麽侮辱人家,也是在侮辱你自己,因为你也是读书人。
你要真敢这麽干,信不信翰林院明天就敢集体请辞,国子监明天就敢组团去敲登闻鼓,因为你侮辱了读书人的智商,侮辱了读书人的脸面。
至于甩给胡玄机,他们自然是不敢的。
礼部尚书孟元康,擅自将太子丧仪降为公侯等级,这件事他们也有所耳闻,要不把责任甩给他?
不少文官窃窃私语,看着依旧躺在那里装死的孟元康,目光开始变得愈发不善。
而在此时,在四五名御医『穷尽毕生所学』,『拼命救治』之下,礼部尚书孟元康,终于幽幽然醒转过来。
他眼皮微动,缓缓睁开双眼。
「老夫,老夫头痛欲裂。」
不愧是老戏骨,到了此时此刻,他还在作戏。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哭声,无处不在的哭声。
「何处传来的哭声?何人在哭?」
孟元康茫然四顾,想让同僚们告诉他答案。
可他看到那些往日的同僚们,此时看向他的目光中,竟有了一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那一双双眼睛,就好像他孟元康不是礼部尚书,也不是内阁大学士,而是一头躺在案板上待宰的猪羊。
孟元康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他一把抓住他的学生,礼部郎中吴礼。
吴礼抽了抽手,没抽开,声音微微有些颤抖的说道:「太,太子东宫,天人感应,将降天,天罚!」
孟元康身为礼部尚书,自然也是儒门巨擘,更是天人感应学说开山立派,拥有自己一方山头的大佬。
他一下便明白过来,太子之死,这是惹得天怒人怨了啊!
或许没人敢把矛头,直指罪魁祸首胡玄机父女,但他这个将太子丧仪,擅自降为公侯等级的礼部尚书,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要是有人趁机落井下石,他的一世英名,他的仕途前程,那可就全完了。
甚至是,他这条老命......
想到这里,孟元康再也没有什麽心思,继续躺在这里装病,他爬起身子就往宫门跑去。
什麽会极门群臣上表劝进,什麽三辞三让,他不管了。
他要出宫,他要去胡府。
此时此刻,能救他的,只有胡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