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范阳县男
时隔数月,张岱再返洛阳大内,心情还是挺忐忑紧张的。
他注意到牛贵儿也没有带领他自北门入宫,而是从东宫进入,显然也是担心北门诸将官或会对自己不利。而在汴州见到这些人就连高力士都敢行刺恫吓,他也不再觉得这份警惕没有意义了。
北门这些家伙绝不是什麽善男信女,他们屡屡参与政变,骨子里就是贪乱乐祸的那种人,如今又恃宠生骄,做出什麽事情来也实在难以预料。
甚至有可能相对其他北门将领而言,王毛仲都属于比较有理智的那一种。毕竟这家伙心里还知道惊怕,唐隆政变时临阵退缩,可见并不是真的胆大无畏。
所幸这些家伙活动范围也比较有限,基本上只是在北门周边,也不敢带领成建制的部伍冲击坊市。只要避开他们的老巢,哪怕在别处遇见而发生了冲突,也说不准谁输谁赢。
毕竟如今的张岱也不再人单势孤,真有需要的话,也能拉起一支百十人的队伍,街头斗殴不只跑路一途。
抛开这些心思不说,他留意到东宫这里人气不怎麽高。除了一些固定地点的巡逻岗哨和把守宫门通道的甲兵之外,东宫内人员并不多,偶有一些太监宫女也都意态懒散。
倒是种植在宫苑间的花木因为仲夏时令的到来而疯长,枝繁叶茂丶成团成簇,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修剪维护,看起来乱糟糟的丶乏甚美感。
张岱来到这个世界也已经一年有馀,而且出入宫禁多次,但却还没怎麽见过太子。这固然是因为太子在服丧的缘故,但哪怕没有服丧时,太子的存在感也不高,属于有他没他区别不大的一个角色。
就在几天前,皇帝还下令以庆王丶忠王等诸皇子任职州牧丶刺史丶节度使等相关职位,当然只是遥领,并不会实际就任。
但哪怕是遥领,也没太子什麽事。至于东宫的官职,更成了功臣子弟们熬资历混日子的编制岗位。如今的玄宗对儿子们丶尤其是太子的态度虽还不像后期那麽刻薄,但苗头也已经显露出来了。
就这麽一路发散思维的联想着,很快便来到了大内惠妃宫中,牛贵儿先行入殿禀告,张岱在外等待没有多久便被请入了殿中。
「孩儿拜见姨母!」
张岱入殿后便见到惠妃坐在席中丶依然美艳动人,入前作拜并说道:「此番东行,幸不辱命,将姨母恩泽普施州人,州人感恩不已,碑纪功德,慈恩事迹永传其地。孩儿拓取印记,归献姨母,以证事迹!」
说话间,他将十几份碑拓两手奉上。
「儿郎行事有交代,归后还未暇饮水进食,便先言事,真是让人踏实放心!」
惠妃闻听此言,自是眉开眼笑,连忙抬手让人将碑拓进奉,她一边翻看,一边笑语说道:「往常只听说那些治民有术的刺史方伯会得州人碑扬其事,没想到我有一天竟然也会得人如此敬爱!」
碑纪功德对武惠妃而言倒也没有什麽实际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新奇体验,满足她的情绪价值。毕竟大河两岸那些接受救济的灾民们再怎麽感激,那也不可能入都上访,请求册立武惠妃为皇后。
但即便如此,当看到碑拓上那些端庄有力的文字引经据典赞扬其事,也让武惠妃心中大感满意,乃至于喜不自胜。
尤其当见到张岱特意让人所制给夏王丶怀王等夭摺子女祈福之碑,武惠妃更是忍不住眼眶泛红丶眸中含泪:「生人愿念,自有愿力。今有千百民众发愿,祈我孩儿来生验得善果,投往富贵人家,盼能福泽绵长!」
讲到这里,她更望着张岱一脸欣慰道:「六郎你有心了,做了许多事情来抚慰你姨母。我身为长辈,平白受你许多助益,也应当有所回报。」
「姨母是我恩亲,更对我屡加庇护。我只愿自己技力长进,能令姨母万事顺遂,怎麽敢挟此区区几事厚颜邀赏。」
张岱听到这话后,连忙又垂首说道。
「做了好事哪能没有奖赏,给了你的你也不必推辞,安受即可!」
惠妃说完这话后,抬手让侍立一旁的宫人手捧托盘走向张岱,托盘里则摆放着一个华丽的锦囊。
张岱两手接过这锦囊,有些疑惑的将锦囊打开,旋即便发现锦囊中竟装着一份手诏,诏书内容竟然是册封他为「范阳县男」。
「这丶这……孩儿何功何德,何敢当此君恩赐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