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郎主万岁(1 / 2)

第153章 郎主万岁

王守贞灰溜溜的回了内苑家中,告知其父自己受阻于杨思勖,没能把钱给提取出来。

王毛仲闻言后也是愤怒不已,恨声道:「这老阉狗性至凶残,屠其乡党獠蛮以为功,真以为自己威震内外?我不过因其老迈,不忍欺老罢了!」

话虽如此,他倒也不敢直接撕破了脸的与杨思勖相斗,毕竟杨思勖年纪老迈丶且又没有什麽血亲族属,做起事来更加的肆无忌惮。他并不需要与之针锋相对,拿命来熬都能熬死对方。

而且眼下的他也需要注意维护自己在圣人心目中的形象,杨思勖刚刚得胜归朝,他便与之纷争,难免会让圣人觉得自己跋扈狭隘丶不能容人。

「不如我去寻张家六郎?他是聪明人,之前进计于我,已经存意交好。惠妃纵然与之有亲,但其一介深宫妇人,又能予之多少关照?他也犯不上身陷这些纷争之内,结怨我家。」

王守贞想了想之后,又开口说道。

王毛仲闻言后则沉声道:「北门宫卫有奏,惠妃归后曾经召其入见。此子同样心腹难得,但也如你所言,他是聪明人,应该明白身陷此中与其无益。

他若肯相助,那自然是好。若是不肯,我不过浅受几分钱帛短用之扰,但却要替张燕公管教一下不肖的儿孙!姚氏孙能逐,张氏孙亦可!」

南省的那些公卿宰相,或为百官领袖,但在他看来也不过如此。他如今不过只是专心于北衙宿卫与群牧事宜,假使有天圣人许他任职南省,他照样能够处理妥当,不逊那些所谓出将入相的名臣。

王氏父子都觉得张岱如果聪明的话,就应该老老实实的丶不要轻易涉入他处理不好的人事纷争中来,张岱自然不笨,所以他也没打算涉入其中。

当王守贞再往康俗坊张家大宅去访问时,又扑了一个空,被张家仆人告知自家郎君早数日前便与友人们出游南山,所去不知且归期未定。王守贞便也只能留下一个口信,然后便悻悻而归。

张岱都懂得将王元宝给支走,自己当然不会留在城里夹在当中难做人。他给他大姨出主意那是人情,王毛仲又没直接针对他,他自然没必要上蹿下跳的,所以早早的便出城交游去了。

离城后他便住进了自家城南田庄中,眼下这田庄也在兴动土木丶建造屋舍。

除了原本的庄人佃户之外,城中一些长寿寺的僧祇户匠人们也被安排在了这里,张岱准备把工坊建造在城外庄园里,城中的净土院则只当做一个待客和宣传的场所。

田庄原本的房屋并不多,突然又搬来百十人,自然变得十分拥挤,许多人只能住在临时的帐幕中。随着冬日来临,这样的居住环境自是有些辛苦。

张岱并不是一个黑心的地主,他此番入庄来,也带来大量的生活物资,单单食用的肥羊就带来百十只,并规定每天宰杀烹煮一只羊来改善伙食。

「郎主仁义,万岁万岁!」

众庄人与新来的匠人们闻听此言后,纷纷鼓掌夸赞起来。

张岱听到这口号后却吓了一跳,连连摆手喝令众人不要乱喊。

虽说眼下「万岁」并非帝王的专属,仆人称颂主人时或有使用,但这终究有些不妥,日后真要习惯了,仆人们在闹市吼上一嗓子,碰巧他再穿上个黄袍,那接下来究竟是去皇宫还是地府,可就不好说了。

「禀郎主,日前所付文卷模勒已经刻成,随时都能印绘!」

此时有匠人走上前来,有些拘谨的向张岱躬身说道。

张岱闻言后自是一喜,连忙往临时充当印刷车间的库房而去。匠人们在将雕版刻好之后,还要进行油浸丶涂漆等一系列的保养程序,从而增加雕版的坚韧度与使用寿命。

这些人都是从业多年的熟练工,如今重操旧业,也只是印刷的内容有些不同而已。但这对他们而言也没什麽差别,因为这些匠人多数并不识字,刻的是佛经还是文集他们也辨识不出。

此时所采取的雕版还是长形的木板,一遍印刷出来便是一轴卷。因为他们原本需要刻绘印刷的经变内容往往都需要连贯的线条勾勒图案,中间最好不要间断。

所以哪怕如今印刷的文字内容并不需要这种版型,但是由于张岱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丶没有进行交代,他们还是按照过往的习惯一版雕刻而成。

虽然凭添了雕版的难度,但是由于匠人本身技艺精熟,所以雕版用时并没有加长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