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摊位位于市场内侧,位置也只能算一般,顶上是几块木板,像是临时搭建起来的摊位。
摊位前摆着几箱蔬菜,更多的菜会放在在停车场的车上,拿菜多的人会引导去停车场装货。
周小熊是靠谱鲜生在深城的负责人,负责档口和配送中心,他也知道摊位过于简陋,配不上公司如今的身份。
「陈老板,时间紧,菜又等着卖,只能临时找个摊位凑合用着,新的档口我已经在留意着了。」
陈家志前后没走几步就看完了摊位,又检查了下泡沫箱里菜的品质。
李秀也学着他蹲下来看菜,品质把控依然做得很好。
陈家志起身说道:「挺好的,慢慢来,当初我卖菜的时候还没摊位也一样卖。」
周小熊笑道:「我经常听老刘说起当初你们骑自行车卖菜的行情。」
老刘就是刘明华,如今协助周小熊管理深城配送中心的业务。
从刘明华口中,周小熊知道了很多在东乡菜场的事,也知道了老板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越是了解,他也越是佩服老板,种菜的人千千万,能像他这样成为大老板的就像熊猫一样稀少。
他俩是初中同学,还是前后桌,上学时两人关系就不错。
现在,老板也很照顾这群老乡,工资高,发放准时,偶尔还有红包和奖金。
六月末时他就收到一份丰厚的奖金,当时既没有到发工资的日子,也不是节假日。
就因为老板随口说的一句年中会发奖金,这奖金真就发了。
老板是一个守信的人,也是一个大方的人,跟着这样的老板,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能获得一份稳定又丰厚的收入。
周小熊和妻子王兰早就吃过了打工的苦,也曾流落街头,因此很珍惜现在的机会。
周小熊又说:「老板老板娘,别看我们这个摊位不起眼,一晚上下来也要卖五六千斤菜。」
陈家志鼓励道:「还可以哦,现在主要是多积累客户,让更多人知道我们。」
五六千斤也就是3吨左右菜,对于靠谱鲜生来说很少,对布吉农批来说也很不起眼。
如今的布吉农批很大,远超江南市场。
江南市场只有133个档口,只是每个档口面积更大更宽敞。
而布吉农批号称有2000多个各种各样的档口和摊位,也就导致差异极大。
周小熊找的这个摊位还算好的,有个棚子,好歹能遮一遮。
还有很多摊位就是在地上用黄线划了个长方形格子。
当然,大档口也依然很大,布吉农批是如今供应深城和香江农副产品最主要的农批市场。
风起于微末,陈家志对这个摊位没有丝毫嫌弃。
只要按照他的经营理念来,保持供应稳定,品质稳定,乃至情绪稳定,即使在庞杂的布吉农批,也一样能脱颖而出。
天色已经大亮,市场人流量渐少,今日菜也卖完了。
周小熊收拾了东西,带着装钱的包和陈家志丶李秀一起回了配送中心。
陈家志和李秀是昨天到的深城,不过在酒店歇了一晚,早上才到的布吉农批。
配送中心在关内,但两地距离不算远,几人也都持有边防证。
相比花城的业务量,深城的配送还很薄弱,但经过大半年发展,人员配置渐渐齐整。
除了刘明华,还有3名配送员,1名采购,2名业务员,1名文员。
配送中心也没分拣等更进一步的加工工作,主要经营配送自有蔬菜。
周小熊把相关资料和文件拿来,又给陈家志和李秀倒了两杯水过来。
「老板,你们坐会儿,我去让隔壁送几份早餐过来。」
「好,辛苦了。」
陈家志没有拒绝,看着深城分中心的业务资料。
这地方看着简陋,实则每天的配送量也很可观,不过中间也有低谷期,也就是鸡心芥停产的那两三个月。
也能理解,深城的配送业务本就是年初靠鸡心芥才发展起步。
不过最近随着鸡心芥上市,业务量又有了明显起色。
而且随着货源更多更足,配送员和业务员也加大了免费赠送的范围。
直接反馈便是客户更多,配送蔬菜种类和数量都在增长。
李秀拿了一份包子和豆浆放在了旁边,陈家志边吃着包子边看着文件。
虽然通过陈正旭,他对各地的业务有了解,但亲自来看了后,才有更直观的认知。
吃完早饭,陈家志又找每个人都聊了会儿,随后和陈正旭通了电话。
紧接着靠谱鲜生就给了深城分中心更多资源支持。
这里连接着深城和香江,市场潜力不比花城低,值得更多扶持。
周小熊将陈家志两人送上了车,道:「老板,以后常来深城。」
其他人也在店门口喊道:「老板,以后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