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狮驼三魔(1 / 2)

第267章 狮驼三魔

道君与广善师兄见面后,二人便一同下界,腾云驾雾,来到了南赡部洲一座无名山峰之上。

「师弟,我那两个徒弟正在这里生活。」

道君与广善站在云雾上,看着下方山顶平地处那一间茅草房屋还有正在院门口正逗弄蛐蛐的两个孩童。

此时,一道白发苍苍与广善一般无二的身影从房屋中走出,看着天空的广善与牛毅点了点头,随即化作一阵青烟消失不见。

这身影,正是广善留在下界照顾这两个娃娃的一道分身。

道君却并未急着下去,而是看向自家师兄道:

「依师兄所见,这两个孩子天赋品性如何,可是可造之材?」

广善却是无奈摇头,指向下方正在斗蛐蛐的两个孩子。

「师弟,你看我这两个徒弟如今像是能定心修炼的模样麽?」

「我起初也不知晓那奎木狼是如何教导自家这两个孩子的,后来才听闻太白星君说起,那对父母都是不怎麽理会这两个孩子的,更别说教导了。」

「平日里,他们也是和洞中的山间小妖为伍,又能学来什麽好的,到现在这两个孩子竟然连大字都不识一个。」

广善当年是一口将此事答应了下来,但是未曾想到那奎木狼第一次有孩子,却完全是个不负责的父亲,一门心思盯在百花羞身上。

如今他不能将这两个孩子带回天庭,只能将他们放在下界由一道分身看护,却也对他们的状态颇为头疼。

道君闻言,看向下方那两个孩子也是感觉一阵无言。

他没有什麽带孩子的经验,尤其是这由一群山间小妖带出来的孩子,更是麻烦,这到底是和他那山上的小牛精不同的。

道君思索一番,视线看向一处方向,那里正是武当山的方向。

「师兄,我这里倒是有一人选,或许能帮上师兄这个忙,只是这要看那二人有没有时间。」

广善闻言却摇了摇头道:

「师弟的好意师兄心灵了,师弟如今其实已经帮助了我不少了,却不好再用师弟的人脉来帮我自己的忙。」

许多事情,有可为有可不为,他藉助自家师弟的威势,又有太白星君帮助,在天庭也算是站稳了脚跟,这是自家师弟倒是没什麽。

但若是让师弟用自己的人脉来给自己帮忙,到时候若是师弟欠下人情,他又如何能心安呢。

道君却哈哈一笑道:

「师兄想差了,这份人脉是我的,可也是师兄您的啊~」

「师兄可还记得,我当年带回山中的真思师弟?」

广善闻言一怔,思索了一阵才恍然点头,记起了曾经在师门中时,曾数次面见过的那道清俊少年身影。

道君见广善想起,继续道:

「真思师弟如今正在九天荡魔祖师的武当山中任职,已经娶妻生子,那妻子也是那位真武大帝的记名弟子。」

「他夫妻二人曾有两儿一女,想必对这管教孩子的事情上,定是要比你我强上许多的,不如传音他二人,询问一番?」

广善面露犹豫,实在是他当年为了积攒功德成仙而十分忙碌,要做许多准备,虽然与真思师弟也是打过招呼的,但却并未有过多的交集。

他家师门,可没有师兄弟之间就一定要互帮互助的教诲,这一切全凭个人,毕竟各自也有各自的道路要走,他也不知真思师弟是否愿意助他。

「师弟啊~当年是你带着他上山,听说也是你救了他的性命以及乡村邻里,但我可未曾帮过真思师弟什麽,这.」

道君看出了广善师兄的犹豫,笑道:

「师兄,与其在此头痛,不如传音武当山,寻真思师弟问上一问便知。」

以他与真思师弟的关系,若是他开口,此事即便真思那小子有事也会退掉,来此帮他,但这毕竟是广善师兄的事情,他同样也不想替真思做决定。

并且到底都是自家师兄弟,哪有让他当桥梁才能沟通的道理,归根结底这两位性子都属良善之辈,又都算是在天庭为官,日后能联系上也是好的。

广善思虑片刻,郑重点头。

「好,我明白了,多谢师弟解惑。」

广善道人最后还是亲自前往了武当山去请教自家这位真思师弟,未曾想二人一见面,真思也颇为欣喜。

听闻广善师兄的难处后,他便一口答应下来会帮助师兄,甚至要将那两个孩子先送到他这来,让他夫妻二人帮忙看上一段时间。

毕竟如今北俱芦洲已经平定,尽管仍旧有许多妖魔潜藏,但是只要有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上坐镇,又能有几个敢于冒险?

所以他们一家如今也算是闲了下来。

广善听闻此言,心中一喜连连道谢,半点师兄架子都没有,又送了许多奎木狼拜师送的天材地宝给真思,敲定了此事。

道君则是已经回了自家道君山去。

至于这两个孩子的见面礼,还是等他们被教导好后,再交给他们吧。

道君山,杏林。

方诚站在这片一望无际的杏林之间,看向不远处正在种下一棵杏树,那面容坚毅的女子,微微点头。

这世上的郎中药师大多都是男子,走方郎中更是如此,多少年都见不到一位女子当走方郎中,所以很多时候,医馆也不愿收女子。

但道君医馆却没有这个顾虑,他家道君曾有口谕,一视同仁,若有女子来投,若是有天赋有毅力的,大可收下。

如今这些年来,道君医馆也是出了不少的女郎中,这些人同样是道君山的得意门人。

方诚望着眼前这片杏林。

当年第一棵杏树种下的时候,他也曾想过终有一日会形成这般规模的杏林,但是真当这一日到来的时候,他却还是有些恍惚。

似乎在这片杏林的每一棵杏树上,他都看到了一道身影。

这些身影有的成了神,在医馆中教学研究医书,或是在各个道君庙中任职。

有的正在路上,以道君门人的身份化作走方郎中,行走四大部洲,治病救人,传授医术,坚持着道君医馆数百年来的骄傲与传统。

还有的,已经投胎转世,或再投医馆重学医道,或已经消失在尘世之间再也无缘.

「方师。」

听闻身后的声音,方诚转过头,正见卜言谨手持医书,站在他的身后,正平静的看着他。

「有什麽事麽?」

「方师,学生想再度外出,寻找自己的医道。」

方诚缓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