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顺义王之死
张敬修丝毫没有因为担任临时船长而激动,而是担忧的看向李经。
以直沽号的火力,完全可以用火炮打崩海盗。
李经选择跳帮作战,那就是为了抓海盗的活口了。
张敬修实在不明白,船长为什麽要冒这个险。
短兵交刃的风险是很大的,一个放冷箭的海盗,就可能杀死一名经验丰富的战士。
李经看出了张敬修眼中的疑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举人,不经历一场跳帮战,怎麽能成为合格的海员?」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两艘桨帆船终于靠近了直沽号。
海盗们将带着绳索的铁钩抛向直沽号,嘴里发出鬼哭狼嚎一样的欢呼声。
铁钩咬住了直沽号的船舷,两艘船之间的距离一点一点被拉近。
紧接着左右各有带着铁钩的接舷跳板伸向了直沽号,牢牢地挂在了船壳上。
这种跳板两侧都带铁钩。一旦钩住,极难松开。
这就是接舷战了,李经不再和张敬修多言,而是直接登上了直沽号的船楼。
原本直沽号就要比两艘桨帆船高,船楼更是高出了一大截,李经抽出佩刀,大喊一声:
「跟老子上!」
直接就从船楼上跳了下来,砸在了左侧桨帆船的甲板上。
而水手长则从另外一侧领着人跳向右侧的桨帆船。
随着这帮水手开始跳帮,两艘桨帆船都被砸的摇晃起来。
张敬修冷静下来,开始指挥直沽号上剩馀的水手防御海盗。
首先是火炮。
这时候直沽号太高反而成了一种劣势,因为炮舱都要比桨帆船高,炮手们不得不将火炮的尾端抱起来,对着接舷跳板上涌过来的海盗。
因为炮身需要冷却和装填,炮手知道有效杀伤的机会只有一次,都在等待最好的时机。
这时候李经已经跳到了桨帆船的甲板上,也许是没想到直沽号的反击这麽快这麽猛,接舷跳板上的海盗迟滞拥挤了一下。
「放!」
火炮猛射,木塞板绑着的铁丸从炮口散射出来,瞬间将接舷跳板最前方的海盗射成了血雾!
大量的铁丸还在飞射,给海盗们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这场跳帮战到了这时候,其实已经没什麽悬念了,这两艘船的海盗,单方面成了直沽号的练兵场。
李经跳上了桨帆船,就直接用一记重劈斫在了面前海盗的脖子上。
这记重劈一下子便把海盗的脖颈砍断,血液直接喷射上了海盗的船帆。
李经漂亮的重劈更是激发了水手们的血勇,措手不及的海盗们纷纷被砍翻在地。
而那些侥幸躲过了火炮弹丸,冲上直沽号的海盗,则撞上了舰队上的鸟铳队,又一次迎接上了鸟铳队的弹丸。
战后。
李经留下了几个海盗,将他们关在直沽号的牢房中,然后将两艘海盗船的跳板铁索斩断,任由它们飘荡在海中。
在李经下达命令的时候,张敬修忍不住问道:「船长,那些浆手?」
李经并没有解救那些浆手,只是斩断了他们的铁索,然后将他们和重伤的海盗一起,扔在桨帆船上自生自灭。
李经说道:「慈不掌兵啊,而且我们也没办法带着两艘船航行,若是浆手中藏着海盗怎麽办?」
李经这麽一说,张敬修也沉默了。
不过张敬修也没有多少时间来进行道德挣扎了,几名海盗的审讯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原来这帮海盗进攻大明水师,是因为在南洋海上出现了一则谣言,悬挂大明龙旗的舰队载着大明皇帝的宝藏,正在驶向马尼拉。
至于为什麽大明皇帝,要将满艘船的黄金运到马尼拉,海盗们中有着各种流言。
等听到这个消息,李经的眉头皱起来。
这次南洋之行果然没这麽简单。
至于到底谁不想要大明舰队抵达马尼拉,李经心中也有几个猜测。
但是现在也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李经再次命令燃起狼烟,这一次狼烟终于得到了回应,一艘大明舰船出现在视野中。
过了半天,舰队才重新集结,李经向水师提督李超报告了这次海盗袭击的事件。
李超听完了李经的报告,不怒反笑说道:
「这帮宵小,竟然要用这些无耻手段来阻扰吾等入南洋,实在可笑!」
紧接着李超看向身边的宣慰使宸昊。
作为舰队提督,遇到这样的事情自然要和监军太监共同决策。
如果宸昊执意要返航,那李超肯定也要考虑他的意见。
这名大太监一直闭着眼睛,等李超表态完毕,这才睁开眼睛说道:
「我大明只是少踏足南洋百年,这帮宵小就如此猖狂,既然群小要来,正好清理一下航路。」
听到宸昊也支持自己,李超立刻下令道:
「保持航距航行,把龙旗都给本督挂起来!」
——
苏泽并不知道,在【手提式大明朝廷】中简单的一句话,「水师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安全抵达了马尼拉城」,竟然还有这麽多的波折。
不过此时的大明朝廷的热点,已经迅速从南洋问题转而北上。
俺达汗,或者说大明册封的顺义王死了。
这个消息传到京师,立刻引起了剧烈的震动。
没办法,虽然大明已经和俺答部签订合约,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份合约是全部靠着俺达汗本人维系的。
可以说是俺达汗本人的政治威望,维持了草原的稳定,同时也维系了这份合约。
而俺达汗一死,别说是大明的合约了,就连俺答部还能不能存在都是一个问题。
草原政权从来都是一个「大帐篷」,很多小部族都是向俺达汗这个人效忠的,而不是向俺答部整个部族效忠的。
而且俺答部自己内部也存在很多问题。
皇帝又紧急召集阁部议事,还特旨要求苏泽也到场。
在这场会议上,曾经出使板升城的鸿胪寺卿王世贞详细介绍了俺答部的局势。
俺答汉的长子和继承人黄台吉,本身就对俺达汗和大明封贡的事情表示反对。
只不过在东胜卫之战后,迫于当时的局势,这才达成了封贡。
俺答部内部,也有一部分强硬派,认为不应该向大明称臣封贡,认为俺答求贡是软弱的行为。
黄台吉也得到了这一部分的政治势力支持。
等听完了王世贞的汇报,隆庆皇帝皱着眉头,他看向众臣问道:
「难道九边又要战事再起?」
这时候兵部尚书曹邦辅站出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