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把胡亥拖出去打(1 / 2)

第493章 把胡亥拖出去打~

沛县。

一县之才,可治一国的地方。

「中土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进入县境,林道略有感慨「哪怕没有义务教育。」

「小吏,泼皮,基层,马夫,屠夫,红白之事吹拉弹唱的。」

「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也能开国。」

「中土,人杰地灵,不是传言。」

「天生注定就是世界之主。」

一行人沿着官道前行,行至一村落之外,却是听闻敲锣打鼓,欢笑声不绝于耳。

众人无言,皆是看向了赵高。

表面笑嘻嘻的赵高,上前入内打探消息,心中却是破口大骂。

『离了始皇帝身边,怎麽还是做仆的活~』

他这个九卿,做的实在是卑微。

不多时的功夫,赵高从村子里一路小跑出来。

向着众人行礼「是本地亭长的女儿过百日,宴请宾客热闹热闹。」

胡亥打了个哈欠,一脸的不耐烦。

这等乡下小地方,他委实没有丝毫的兴趣。

他也是被紧急召唤而来。

并未亲眼见识过,林道呼风唤雨的本事。

也没见着,林道凭空变物的能耐。

因此,多少还保留些本性。

扶苏等人,则是看向了林道。

「亭长~」

听闻这个称呼,林道反而失笑「本地亭长,姓甚名谁?」

赵高微微一怔。

他还真没问!

毕竟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亭长,怎有资格得他这中车府令亲询。

没办法,只能是再跑一趟。

再回来的时候,已然是有些气喘。

「仙长,此地亭长名唤刘季。」

林道没说话,却是翻身下马,牵着马儿向着村子走去。

众人虽是不解,却也是一一跟随。

此地本为楚国地界。

秦灭楚后,循旧例设置郡县。

因未曾遭遇兵灾,却也称得上一声繁华。

走在村里的土路上,却是有几个汉子上前询问「诸位何来?」

秦时可没什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事儿。

亭长的首要工作,就是维持地方治安。

见着外来人,必然是要盘查一番。

蒙毅上前,拿出了信物。

「奉命公干,路过此地。」

现在不需要林道制造证件了,他们现在用的证件,绝对保真。

蒙毅拿出来的,是军方的信物。

这是大秦,不是大怂。

秦军的信物,那就是天底下最硬的通行证。

几个汉子被吓的慌忙行礼,口称有罪。

「你们亭长。」

林道随意笑着询问「今日摆宴,他有钱吗?」

刘季说是出身农民,可祖上并非一直都是农民。

他家祖上,曾经在魏国做过大夫~

这也是为何刘季的偶像是信陵君的起源。

他祖父,担任过丰邑邑令,类似镇长。

到了他父亲刘太公这一代,虽说已经彻底沦为了农户,可家底还是有些的。

只不过,刘邦兄弟几个,个个都要花钱,尤其是要娶媳妇,刘季甚至还要进学。

而且刘邦因为仰慕信陵君,还专门远行去了魏国,想做信陵君的门客。

这时代出远门,那花费可不是寻常家庭能够负担的。

当然,信陵君当时死去多年,刘季转而在张耳门下混了段时日。

魏国灭亡,张耳成了通缉犯,刘季也就随之回到了家乡务农。

没过几年,楚国也随之灭亡。

刘太公拿出了最后的家底,帮刘季补上了泗水亭长,成为了当地一名小吏。

自此,刘家积攒下来的家业,也算是彻底用光。

摆宴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都是要花钱的。

菜肴酒水,吹吹打打都是钱。

林道也是好奇,刘季如此穷困,还能有钱摆宴?

按理说,亭长虽是小吏,可混个温饱是没问题的。

可刘季却是交游广阔,养着一大堆的狐朋狗友。

有什麽事情,他也喜欢出面去抗事。

虽说收揽了一大堆的人跟着他混,可也是让自己穷的叮当响。

影视剧里,刘邦身边好似只有那几个出名的大汉开国功臣跟着混。

可实际上,泗水亭乃至于丰邑的游手好闲们,几乎都是跟着刘邦混。

影视剧里出场多的那几个,不过是其中的佼佼者与幸运儿,活到了开国混出头罢了。

「这~」

几个汉子面露为难之色。

不过最终还是说了「亭长,收贺钱~」

听闻此言,林道顿时笑出了声。

「果然,是他的风格。」

跟在后面的张良等人,略有蹙眉。

仙长这是,专门寻此人而来?

可只是一个亭长啊~

他们有这种想法很正常。

刘季之前,能混出头的都是贵族出身。

什麽公侯大王的,统统都是贵族。

自刘邦立汉,方才有了底层人士走向巅峰的首例。

自此之后,底层人士动辄以刘季为目标。

『他刘季都能开国做皇帝,吾等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