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星陨之信:被埋葬的历史(1 / 2)

怪物来了 一刀斩斩斩 11123 字 18小时前

第434章 星陨之信:被埋葬的历史

面对机械洪流凶猛反推,玩家的进攻也愈发汹涌。

自由战争模式结束,联合战团纷纷开启战阵迎战。

用某玩家的话说就是:我避它机械军团锋芒?简直倒反天罡,来正面对掏,看谁先怂!

在「莽战」上,玩家无惧一切。

连能够无限反噬,腐蚀万物的黑潮都被他们当成日常副本刷,更何况这些遵循着固定逻辑的机械造物。

而机械军团的作战模式,在不了解玩家的情况下,选择的是节能模式。

也就是以近战为主,减少大范围的能量释放。

其次,通过战场回收机械残骸快速重塑,生成新的战争兵种,现场爆兵。

这套「以战养战」的循环,在正常战争模式下确实很好用。

但这一次,机械军团面对的是玩家。

玩家的生命,硬到连神境强者都抹不去。

和他们比谁「八字」更硬,打消耗战,纯粹就是嫌弃自家资源太多了。

唯一让玩家苦恼的只有一个问题。

机械军团的逻辑判定随着战争烈度不断升级,上强度的速度太快了,刷不爽就会被关进小黑屋自闭。

很快,战场上的机械军团化作毁灭洪流。

当登场的机械兵种狩猎等级突破150+,还有大量顶尖机械战士助阵,玩家大军迎来了全面溃败。

战争落幕后,论坛上关于此次机械军团入侵的讨论依旧热火朝天。

玩家复盘着战争过程,吐槽着强度,哀嚎着少赚祭力的损失,也期待着下一次开团。

期间,身为论坛考究团一员的谢宇,也在整理此次战役中出现的各类机械兵种信息。

这时,一条私信提示音突然响起。

他点开一看,是一个ID为「战场拾荒者」的玩家发来的信息。

「大佬,在吗?有个东西想请你帮忙看看,论坛里就属你对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最有研究。」

随后,对方发过来几张截图和一段简短的描述。

图片显示的是一颗通体漆黑光滑的石头,约莫婴儿拳头大小,看起来毫不起眼。

附上的解析截图显示,这是一颗记录资料的信息石。

战场拾荒者接着描述道:

「这是我在刚才的逐日之地战场上拾来的,和其他能量石完全不同,我用精神力接触了一下,发现里面存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什麽能量引导术丶气血运行图丶还有各种没听说过的草药配方……看着像是武道功法大全?感觉屁用没有,修炼起来还贼麻烦,远不如咱们的命魂体系简单粗暴。」

「我询问了指引,这东西有什麽价值……指引给我的回答是没有任何价值。」

「但我觉得或许可能存在隐藏任务,机械军团爆出这个东西太不寻常了,大佬,你见识广,这玩意儿你帮我仔细研究一下?还是说,这就是机械军团收集的垃圾资料库?要是没啥用,我就扔帝兆老哥换点祭力了,就是换不了几个钱……。」

听完私信玩家的描述,谢宇顿时来了兴趣。

调查背景资料本就是他的爱好。

这颗看似普通,却存储着武道体系资料的信息石,说不定背后真有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可供考究。

「兄弟,如果信我,将信息石先放我这里怎麽样?我研究研究。」

「没问题,这破烂玩意放我这也占地方,大佬你随便研究。」战场拾荒者很爽快地答应了。

不多时,通过游戏的交易系统,谢宇便拿到了这颗漆黑的信息石。

他迫不及待地尝试用精神力接触读取。

果然如那名玩家所说,信息无比庞杂且结构混乱,像是遭受过某种冲击。

信息石本身的封装技术就极为原始粗糙。

只能勉强捕捉到一些零碎的画面片段,看似是能量运行路径的简图,以及几段断续的音调古怪的吟唱。

完全无法拼凑出完整的脉络。

找不到答案的他,果断询问了指引,想要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指引的回答是,未探索到的地区信息读取,需要消耗12939点祭力。

这让谢宇暗骂。

原来不是没法读取,是因为读取要钱。

这哪是找他考据来历,完全就是找冤大头呢。

但好奇心影响下,谢宇还是想要调查信息石背后的资料。

他立刻动身前往帝冢村图书馆,这里存放着玩家在与机械军团多次交手后,整理出的各种图鉴,战斗报告以及从敌方残骸中破译出的信息。

花费了大量时间,他仔细翻阅了机械军团,在信息存储方式上的资料。

却一无所获。

资料库中没有任何关于这种黑色信息石的记载。

机械军团使用的存储介质通常是能量水晶加密晶片,或是直接云端传输。

这种带着点「手工锻造」痕迹,信息封装方式如此复古笨拙的石质载体,与机械军团的高科技风格格格不入。

最终谢宇一咬牙,选择耗费一万多祭力,让指引哥给答案。

收到付款的指引没有废话,当即开启光幕回溯模式。

就此,一段尘封的历史在谢宇的脑海中展开。

如果不是指引,或许这段历史将被永恒掩埋。

……

212年前。

地鸣大陆,机械军团肆虐大地。

无数侦察机器人作为「机械主宰」的意志延伸,在地鸣大陆各个地区建立起调查节点,编织出一张不断扩张的感知大网。

一台编号「DAAAV-734」的节点机器人在侦察过程中,意外卷入了空间逆流。

核心资料库在虚空中飞速崩溃,就像是一片被狂风撕扯的叶子,在维度乱流中翻滚。

外壳被撕裂,淡蓝色的能量液滴落,在黑暗中划出转瞬即逝的光痕。

幸运的是,734在完全损坏的前一刻,被一个小世界的引力捕获。

当它挣脱虚空侵蚀,化作一团火球坠向小世界大地。

当734重启观测功能后,发现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小男孩正蹲在它面前,脏兮兮的手指小心戳着它破损的外壳。

734的传感器缓缓聚焦,记录下这个碳基生物的特徵:黑眼睛,卷头发,左侧眉骨有浅疤。

「我叫阿土。」男孩对着铁疙瘩自我介绍,随后好奇道:

「你是谁?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星星吗?」

734沉默对视,丢失了资料库的它无法理解这句话,也不明白自己身处何处。

只能通过男孩神色间的好奇,判断出这并非威胁信号。

它尝试启动语音模块,却只发出一阵嘶哑的电流声,屏幕上断断续续跳出几行乱码,又很快归于黑暗。

能量已经跌破应急阈值,连维持基础观测都成了奢望。

「你没事吧?」男孩蹲下身,把 734捧在手心翻来覆去地看。

他注意到机器人头顶的晶石闪烁得越来越微弱,晶石旁边还有许多细小接口。

男孩疑惑的挠了挠头,随后眼睛突然亮了。

这和他家旧收音机的接口倒是有些像。

男孩将734塞进怀里,贴着温热肚皮,像揣着个宝贝似的溜回了家。

男孩「阿土」的家住在城郊棚户区,低矮的土坯房里只有一盏昏黄灯泡,电线是从隔壁工厂偷接来的,电压不稳,还总被巡逻的电工追查。

男孩把 734藏在床底的木箱里,等到夜深人静时,才蹑手蹑脚地摸出收音机的充电器,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笨拙地对准 734的接口。

但接口大小根本不匹配。

这让阿土陷入沉默。

就在这时,734的插口中自动延伸出数条细小线条,主动对接插线。

734的屏幕亮起一道微弱的蓝光,男孩吓得赶紧捂住屏幕,心脏「砰砰」直跳。

怕这道光会引来电工,更怕这个从天上来的「星星」会再次熄灭。

那之后,偷电成了两人每天的秘密仪式。

男孩会提前摸清电工巡逻的路线,带着734躲在工厂围墙外的草丛里,等到巡逻灯的光晕远去,就飞快地爬上电线杆,把临时接好的电线拉到藏身处。

734则会用仅剩的能量,帮他监测安全。

屏幕亮起绿色,就代表安全。

若是闪烁红色,男孩就立刻拔掉插头,抱着机器人躲进草堆里。

有一次,他们差点被电工发现,男孩抱着 734在夜色里狂奔,直到躲进废弃的水塔才敢喘气。

月光从水塔的缝隙里漏进来,照在一人一机器身上,734的屏幕突然投射出一个小小的笑脸,男孩看着那个光点,忍不住笑出了声。

随着能量逐渐恢复,734重新恢复了反重力飞行能力,开始通过电视丶书籍了解这个世界。

发现这是一个刚点亮初级工业火种的世界。

街道上奔跑着烧着劣质燃素的机车,粗大的金属排气管喷吐混着黑烟的火星。

建筑大多是用工业废料和本地红岩垒成的方匣子,屋顶竖着密密麻麻用来收集空气中稀薄能量的晶石杆。

这些晶石杆在夜幕下就像是一团昏黄不定的光晕,将附近染成一片摇曳橘黄。

阿土生活的街区,是脚下城市能量管网最末梢的区域。

这里的能量时断时续,居民不得不在房顶加装破旧蓄能罐。

能量充足时储能,能量枯竭时续航,要是长期没有恢复供能,就得点起呛人的生物油脂灯。

白天,734会藏在阿土的书包里,跟着他穿梭在这个半新半旧的世界。

阿土上学要走三里路,沿途路边的电线杆上缠着五颜六色电线,挂着广播喇叭。

让734好奇的是巷口那家店铺。

铺子里总是挤满了人,一台 14英寸的黑白显示器摆在货架上,播放的内容总是引得围观的路人阵阵惊呼。

在此期间,734学会了用传感器读取信号频率。

它发现这个世界的信号还停留在模拟阶段,频道只有五个。

从这五个频道里读取的信息,不断加深734对这个世界的了解。

时光在相伴成长中,悄然流逝。

阿土长成了清瘦少年,而734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越发深入。

它通过持续扫描阿土的课本和课堂内容,已经掌握了这个文明的基础知识体系。

某个深夜,在偷电结束后,734的屏幕亮起,嘶嘶声过后,通过吞噬金属修复的扬声器发出一个复刻阿土的声音:

「根据你的成绩记录,考入城区中学的概率低于12%,梦想又变得遥远了。」

阿土正就着月光修补书包,头也不抬地笑道:

「我知道呀。」

「我可以帮你,将答案投射给你,按照往届分数线标准,能保证你100%被录取。」

空气突然安静。

阿土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滚圆:

「小奇,这是作弊!」

「这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734平静回答。

「不对,我爹说过,人可以穷,但不能骗,要是靠欺骗去了城里读书,我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734短暂卡顿。

在它的逻辑里,这本是达成目标的最优路径。

但阿土却执着于它无法理解的准则。

「明白了,那麽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会帮你成功。」

从那天起,734成了最严厉的家教。

每天偷电结束后,它会用光影在墙上投射出习题,在墙壁上书写公式。

当阿土解不出题时,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列出相似例题,一遍遍引导他思考。

有时阿土学得太累,会趴在桌上嘟囔:

「小奇,直接告诉我不行吗?」

734灯会立刻变成红色,发出警告嗡鸣:

「这是你的选择,你想放弃吗,决定权在于你。」

这时阿土就会乖乖坐直,继续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在帮阿土学习的过程中,734深入研究了这个世界的知识体系。

它发现课本里有很多错误,物理定律的描述也不够精确,化学公式存在偏差,甚至历史记载也有很多矛盾之处。

但它从不在阿土面前指出这些,只是悄悄在资料库里标记出来。

最让734困惑的是,明明有更高效的学习方法,阿土却坚持要「一步一步来」。

有一次,为了弄懂一道简单题,阿土反覆演算了三个晚上。

当最后终于解出正确答案时,阿土高兴地抱着它在屋里转圈,那种纯粹的喜悦让734无法理解。

这似乎……是一种突破难题时的成就感。

雨季来临的夜晚,他们窝在漏雨的阁楼里学习。

734用能量场帮阿土烘乾被淋湿的作业本,屏幕上显示着今晚的学习计划。

雨点敲打着铁皮屋顶,少年清朗的读书声穿透雨幕,惊起了檐下避雨的黑羽鸟。

在734系统性的辅导和阿土不懈的努力下,印着「城区第一中学」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在一个夏日傍晚,被邮差送到了阿土手中。

少年抱着通知书和734,在院子里又哭又笑,而734只是安静地记录下阿土的喜悦。

城里的生活是崭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