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兰和韩芳两个在南院屋子里,一个在打扫着房间,一个在收拾着供桌。
「妈,我爸这个像是不是得放大一些?」韩芳记忆里,父亲的形象已经有点模糊了,她想看得更清楚一些。
「不用。」杨秀兰手头的动作停顿了一下,随后说道,「就这样挺好的。这是咱们的家,咱们记得你爸就行。小芳,你饿不饿?」
「不饿。」韩芳摇了摇头,「妈,咱们家今年能不能放鞭炮?」
「能放。」杨秀兰知道其实韩芳是想去四小队和李娟一起玩的,但她也知道这和规矩不合,所以不说。
「你李叔说这段时间李娟抓紧学习,要争取考大学哩,我看你也不怎麽出去和同学玩了,是不是也想考大学?」
「嗯,我看他们在燕京照的相,可好看了,我也想等考了大学去看看,妈,到时咱们一起去好吧?」
「不用等大学。」杨秀兰看着乖巧的女儿,有些冲动的说道,「再有一年,明明昊昊该上托班了,到时妈闲了没事了,就带你去燕京,咱们好好逛逛。到时也去看看天安门,看看大学!」
「好哩!」韩芳是真心的高兴,「到时我们好好的转一转。」
「到时咱们就要住在这里了。」杨秀兰说,「你愿意不愿意?」
「……愿意。」韩芳想了想,最终说道。
杨秀兰知道韩芳其实是不愿意的。毕竟没了爸爸之后,韩芳长期没有安全感,也就是因为李龙帮助了她们娘俩,然后又给安排了上学,最后又搬进了大院子里住,韩芳才有了安全感。
这要不了一年又要搬走了,肯定是不愿意的。
但那毕竟不是自己的家。
杨秀兰知道韩芳懂道理,正因为如此,才不知道怎麽说了。
「好了,打扫的够乾净的了,来,咱们准备晚上吃的。年夜饭,咱们还要好好吃一顿的。吃完咱们也出去放炮!」
「好啊好啊!」听到要放炮,韩芳开心得很。有了鞭炮,才叫过年嘛。
大年初一,到李家来拜年的很多。哪怕李龙和顾晓霞住在前院,也免不了被李娟李强两个早早叫起来吃饺子。
先给了红包,李龙他们一家准备好去吃了饺子,然后看着明明昊昊收了红包,回到南院想着还能休息一下,结果很快就有一拨一拨的人上门拜年。
根本清闲不了!
按理说今天应该他去跑着给村里那些年纪大的人拜年。不过一来他结婚了,娃娃还小,二来过来给他拜年的都是差不多大的青壮,所以他也出不去了。
好在家里有昨天梁月梅给准备的凉菜,卤肉丶拌豆芽之类的,还有皮辣红这种夏天常见,冬天根本见不着的东西,所以过来拜年的,无论会不会喝酒,先来一杯再说。
倒是省了他不少事情。
李龙在应付来拜年的人的时候,山里玉山江的冬窝子前也是一片热闹的场景。
来这里的至少有二三十人,部落里大部分老人都过来了,男女都有,一个个穿着厚厚的皮袍,外面则是体面的衣服。
哪怕他们还过着转场类似游牧的生活,但老人还是有比较能拿得出手的走亲戚的衣服的。
青壮们都在干活。宰羊的宰羊,烧灶的烧灶。外面太冷挖不了烤肉槽子,但玉山江早有准备。秋天的时候李龙给他拉来了一个用铁皮角铁焊的烤肉槽,这玩意儿刚好派上用场。
这个李龙弄了好几个,家里有,这边是玉山江和哈里木一家一个。哈里木的也让玉山江拉过来了,不然烤的不够,毕竟人太多。
哈里木悄悄问玉山江:
「你提前和那些人说过没有?」
「说了。他们还是有些犹豫,担心说不过老人们。」
「担心是正常的。只要到时咱们提议,把事情说清楚的时候,这些人能站在我们这一边就行了。」哈里木心里有底,「修好路了才有好日子,我才不相信他们愿意回到以前那种老日子里去。」
玉山江笑笑,的确如此。哪怕是老人,现在生活都在慢慢改变,一点点接受着新生事物。虽然修路这事情改变有点大,但也不是不能说服他们。
远处许多孩子在雪地里窜着玩着,时不时传来欢笑声,显然都很高兴。
虽然大人们一个个脸上都带着事情,但孩子们却根本不会去考虑这麽多。在各自的冬窝子里都憋出闲屁了。现在好不容易凑一起,一个个兴奋的跟猴子一样,心情的玩闹着。
玉山江宰了两只羊,骨头用两口大锅煮上,剔下来的肉串着烤起来。
那边的饢坑边上,玉山江的妻子和哈里木的妻子两个一起打着饢。几个老人在水边收拾着羊下水,这些下水也有自己的做法。
中午大太阳升到空中,冬窝子前的人们已经有了暖意,四堆篝火由明火转成红炭火,各种食物也已经都熟了,女人和小伙子们把一盘盘肉摆在几个长条的矮桌上。没有那麽多的凳子,昨天玉山江带着青壮们拉来不少的风倒木,锯断后削乾净就当成了长条凳。
玉山江招呼着大家过来坐好开吃,然后边吃边说道:
「我给大家通知的时候说了,今天要商量一件大事,就是关于修路的。
李龙你们都知道,我们的朵森,一直在帮着我们。他前几天过来找我们说,要给我们修路,要把冬窝子和山下的路打通。这样冬窝子拉草拉煤拉羊毛都方便了。
还有,他打算把冬窝子的路修通后,还打算把从冬窝子往夏草场的路也修了。因为他看着每年我们转场的时候,要用马拉着大量的物资上山,非常的麻烦。他想着开路之后,拖拉机能上了山,这样我们转场的时间就能大大缩短,回来也是一样的。」
玉山江的话还没说完,就有一个老汉开了口:
「我不同意!我们延续了几百年的游牧传统,那时候就是用马来拉东西转场的,这几百年都过的好好的,为什麽要改变?
那条路一修,以后草场还是我们的吗?外面的那些汉人现在已经经常出现在冬窝子这里的山上了。
他们在我们的草场上乱挖东西,草场被他们破坏了许多,草都不好好长了。
如果通往夏草场的路也修好了,那些汉人肯定也会跑到里山去的。那时候我们的夏草场不知道会被他们给破坏掉?」
他这麽一说,立刻就有几位老人开了口附和着。
有从传统方面说的,说现在的年轻人,光知道外面的新东西,不学部落的传统,时间长了,还是部落里的人吗?
有从外面的人影响到游牧生活说的,说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跑到他们的草场挖贝母丶挖党参丶打猎,是真的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还有的说他们哈萨克本身就是马背上的民族,用马驮东西是传统,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用了几百年了,为什麽非要改呢?
老人们虽然年纪大了,但当家久了威严还是在的。他们的话一说出来,其他人虽然脸色不好看,但也一时也不敢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