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青舟放下茶杯,起身,站在白板面前沉思。
半响,他把白板上的「TiON」和CO2勾画出来,又在旁边写下「TiON-TiO」字样。
这是他脑子里突然冒出一种材料的名字。
赵升文几个人走过来,神情疑惑,是第一次见到这玩意。
许青舟解释:「以钛酸丁酯(Ti(OC4H9)4)或四氯化钛(TiCI4)为钛源...而这两种结合在一起,就是TiON-Ti02量子点复合材料。」
氮掺杂二氧化钛,这是他曾经参与卫星研究时尝试过的一种材料,可以用在传感器上,但这种技术现在还没有被明确提出来。
依稀记得,他看的最早的论文,也到2024年去了。
「这...我倒是看过几篇Ti0复合材料的论文,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材料。」
赵升文沉声说。
「我也是突发奇想。」许青舟随便找了个藉口,在白板上写下一行行复杂的公式。
「这,看起来有点复杂的样子。」
王伟推了推眼镜。
「中间涉及氮掺杂机理,得用氮掺杂机理。」
赵升文看出来些东西。
「对,这算是氮掺杂改性(TiON)与量子点复合技术的结合体。」
许青舟点头,凝视着公式,顿了顿,说:「这也许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赵升文等人愣了愣。
虽然看起来有搞头,但许教授说得过于笃定了吧,这麽水灵灵地写出一个材料,就要一头扎进去?
「那我们就确定下这四种方案?」
赵升文徵求许青舟的意见。
「不用。」
许青舟摇摇头:「其他几种方案备选,我们现在的重中之重是攻克氮掺杂二氧化钛量子点材料。」
「好。」
「那就行动起来。」
大家尽管将信将疑,但还是点头,突然写出一种从未见过的东西,说可以解决锂枝晶,如果是其他人,他们说不定会之以鼻,但许青舟的话,可以试试。
接下来,大家的工作重点就转移到制备Ti0N-Ti0上,同时准备将它通过等离子预处理→磁控溅射/溶胶镀膜→高温晶化三步操作,在隔膜表面构建纳米级功能层。
一周时间过去。
办公室。
许青舟给任南院士泡茶。
「这个张志高...我还是高估了他的人品。」
任南院士无奈:「上面给的预算下来,国家级专项基金只有5000万元。」
这对于一个核聚变实验而言杯水车薪。
「资金问题不用担心,需要多少直接找老季就可以了。」
许青舟很大气地说,对于眼下的研究所而言,钱还真不是问题,
夏国核电,浙能电力,夏油资本等等其实都表达过投资意愿,但都被许青舟拒绝了,打算再等一段时间。
虽然支出大于收入,但研究所现在还是能养得起一个核聚变项目的。
让资本加入能解决钱的问题,但意味着有了金主爸爸。
资金有限,需要紧着已经成熟的聚变项目。
还被说,张志高虽然是院土,但深谱官场之道,明着卡你,你又偏偏找不出漏洞。
能怎麽办,去部委喊冤?
没用。
多半也是和稀泥,虽然可能会再给点钱,倒是没必要为了这点钱卑躬屈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