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冷漠了。
许青舟幽怨地叹息:「宋老师,你就不能有点情趣?」
宋瑶不为所动,咔咔地打字,反驳:「情趣可以,但变态不行。」
正事都还没做完呢,这家伙就想做奇怪的事儿。
收取报酬,当宋老师的什麽。
跟角色扮演似的.
呵,真以为她是变态啊。
「女人啊,就是绝情.我先声明,是你自己不要报酬的,下次轮到我的时候.嘿嘿」
许青舟已经开始幻想,可被宋瑶瞪一眼过后,老老实实地坐正。
宋瑶抿抿嘴,很满意自己的震慑力,这货属于就是欠揍,整天想些涩涩的东西,就不能太配合他,免得总是被他带偏了。
都已经在一起四年多了,还是承受不住这妮子的眼神杀。
许青舟感叹着,慢悠悠地打开电脑,想看看卡森下午发来的表徵测试数据。
见一切正常,他也开始写下一组锂离子电池的实验计划。
因为各种事情,锂枝晶的实验停摆了一段时间,现在终于有空做新的一组样品。
参数的调整都基于他做出来的扩散限制生长模型,界面反应模型和力学-电化学耦合模型。
这组实验主要针对电流密度,上一组实验的局部电流密度标准差σ=0.5 mA/cm,按照模型的数据来看,至少需要σ<0.2。
而他想到的方法,是集流体改造,最初就采用孔隙率60%的三维多孔铜箔,同时对电解液进行调整,FEC增至5 wt%,提升LiF占比。
波士顿的公寓里。
两个年轻人抱在一起,平板电脑里传出理察的声音。
「尊敬的各位同事丶媒体朋友和全世界的科学爱好者们:
今天,我们站在人类认知宇宙的新起点上。经过数十年的理论探索与实验攻坚,LHC的ATLAS和CMS合作组,首次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的伴粒子.」
许青舟课题组还在集中力量提升样品性能,实验比他预想的还要麻烦,至少要3月初才能把最后表面粗糙度与缺陷密度搞定。
但是,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却先一步从欧洲核子中心传出来。
当地时间2月28日,星期四。
CERN总部(瑞士日内瓦)主报告厅,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理察宣布找到了那颗神秘而让人心驰神往的希格斯玻色子伴粒子。
「找伴粒子的难度远超想像,它们的质量可能高达TeV量级,寿命短至( 10^{-22})秒,信号隐藏在每秒数十亿次的对撞噪声中——这无异于在撒哈拉沙漠寻找一粒特殊的沙子。」
「在此,我们必须向一位关键人物致以最深的敬意,来自夏国的许青舟教授。一年前,在他的帮助下,我们预测了伴粒子的轨迹,而就在20天前,他又提出了革命性的数学模型」
早在22号,理察就打过电话过来,向许青舟同步了实验情况,并邀请他前往日内瓦参加发布会。
许青舟婉言谢绝。
超导薄膜到了关键时候,三月份时还得调整实验,向顶尖的超导薄膜进发。
「许教授,又上新闻了。」
宋瑶的手钻进许青舟的毛衣里边。
「习惯了。」
许青舟露出了看淡世俗沧桑的表情,「就是,又得出去露脸你知道的,我这个人喜欢低调。」
「德性。」宋瑶撇撇嘴,总是贱兮兮的,吐槽完,她下意识地往许青舟身上蹭了蹭。
「没想到他们十几天就找到了,原本以为还得再花上些时间小姑娘,你再往我身上蹭,我就不客气了。」
「我才没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