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吊回来——这种鱼通常是用稻草穿过鱼鳃后吊成一串的,一串十条。外婆说小孩子吃鱼能长高,乡下地方买不到海鱼,她就尽量多买些河鱼回来给小赵悬吃。
外婆炖好了鱼汤就会小心地挑了里头的大刺,连汤带肉给她装上满满一碗,其中也有炖得软烂的土豆块,但小孩子大概率是不喜欢吃鱼的,赵悬记得自己小时候就挑着里头的土豆吃,吃完丢下一碗奶白的鱼汤后就出门玩了。
外婆是个很温柔的人,见到赵悬不吃鱼也就是叹息了一声,后来又换了好几种鱼炖汤给赵悬吃,赵悬都不是很喜欢,剩下的鱼肉就便宜了家里的那只棕色小土狗。
但人的口味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赵悬小时侯一口不吃的花菜,长大了也能吃几口。小时侯闻都闻不得的香菜,长大后虽然还是不吃,但起码闻着味道不会反胃了。鱼也是这样,她现在不大挑食了,什么鱼都吃的。
这锅鱼汤就是她按照外婆那时候的做法来炖煮的。
几条黄角鱼,几个土豆,几根辣椒,几截蒜叶,几片姜,一勺猪油,外加一把盐,加上砂锅这么一炖煮,就很好吃了。
赵悬有些后悔小时候的暴殄天物。
就着鱼汤吃下了一碗糯香的土豆,她又捞了一些鱼肉进碗里。
黄角鱼虽然肉不多,但肉十分鲜嫩,用舌头一碾,肉就可脱骨,像是在吃水豆腐,鱼肉很是入味,因为放了辣椒的缘故,鱼肉是鲜中带辣,在这梅雨季节里吃起来正正好。
山岭里的人喜欢吃咸辣的东西,山中的泉水很凉,降水量充沛,吃些咸辣的食物可以祛湿防寒。
今天天气有些闷湿,两人吃了两碗鱼,头上都沁出了微汗。路安抬眼看了下赵悬,见她正很认真地用筷子挑着碎成小块的鱼肉,他笑了笑,将自己碗里的鱼肚这段夹到了赵悬那里,然后再将她碗里的鱼背肉夹回自己碗里。
赵悬见了就对他眯眼笑起来。
两碗鱼肉是她盛出来的,她给路安挑的是鱼肚,自己是鱼背。但路安一直是一个能给到正向反馈的恋人,他从来没有很理所当然地接受赵悬对他的好,他一直会加倍地返回去。
如果两个人都是这样互相加倍反馈着地生活,就可以一起携手走到白头吧?
赵悬有时候想,要是在末世前,她或许还会和路安争吵,为钱,为工作,为忧虑将来的很多事情而吵架,但他们现在不会了。她和路安,在没有现代医疗的帮助下,很有可能只能活到四十岁,或者五十岁?
她如今二十多岁,已经活到了生命的一半,而人活得越大,时间似乎就过得越快,小时候一个下午是多么漫长啊,现在只能洗几件衣裳,再做一顿饭,然后发会儿呆,天就黑了,所以很多事情都不重要了,只要接下来这短暂的几十年里,她和路安还能这样安静而恣意地活着,就很好了。
两人饱食了一顿砂锅鱼汤后,一起在水边将碗筷洗干净了,赵悬将炊具收进后斗里,路安则继续去钓鱼。
赵悬打算去临近的山边上折几根野藤来,用来串钓上来的小鱼。小鱼和大鱼放在一个桶里是会被吃掉的,还不如在快离开时就在河边杀了,用野藤串起来,带回家时也是新鲜的。
她走的路线是相对荒凉的北坡,那里植被稀疏点,赵悬拿根棍子一边走一边戳,这样不容易遇见冬眠完出洞的蛇。
因为水库是一个凹下去的地势,视野并不开阔,她一边爬坡一边折藤条,其实走到一半时手里的藤条已经够了,但赵悬突然想爬到高处去看看,就继续往上爬着,但并没有离开路安的视野,路安隔一段时间就会回头看看越来越小的赵悬,见她还在才会继续扭回头去钓鱼,如果两人四目相对,赵悬还会朝他招招手。
走了好一会儿,赵悬才爬到顶,就看她往远处看了一会儿,然后神情紧张地扭回头来,朝路安大力挥了挥手,那意思是叫路安过来。
路安马上收了鱼竿,提了斧头也跟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