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1 / 2)

末世小食记 清辰 3674 字 1天前

他地方野生的蔬菜已经足够多了,有南瓜,葫芦瓜,还有冬瓜,随便割一颗都可以吃几天,赵悬和路安自己也种了不少,各种菜籽在各家农户里就可以找到,即便过去了几年,但依然有一些菜籽发芽了,另有一些是他们自己留的种,长出来的菜不如商品菜籽的好,但依旧可口。

春天从太平镇带回来的杀虫剂似乎起了药效,虫害少了一些,蔬菜长势就更旺盛了,但赵悬也没让蔬菜在菜园子里爆炸,多余的蔬菜都让她做了各种菜干,萝卜做得居多,其次是辣椒,豇豆和葫芦瓜也可以煮熟后晒干了再吃,用来炒腊肉特别有滋味。一些蔬菜,比如黄瓜和西红柿可以馋了生吃,蒜苗叶凉拌,秋葵过水后也用来凉拌。蒜苗和秋葵特别好种,两勺农家肥下去就铆足了劲往天上长,蒜苗爽辣,秋葵甜滑,赵悬和路安都很喜欢吃。韭菜和芋头她没有种,村外的河滩和荒田里随处可见,想吃了就挖几筐回来。

她摘下了几颗老茄子,几颗被虫蛀得不成样子的包菜,另掐了一大把豆尖就回家了,入秋了,植物一年三个微暖的季节都有长的,只不过入秋后的新豆叶再让它长着也没太大意义,于是赵悬看到了就会掐上一大把带回家。豆尖就是藤蔓最嫩、带着嫩黄叶片和卷曲钩藤的部分,无论是焯水还是炒都好吃。

路上她看见了一颗长势正旺的南瓜,雁过拔毛,她抱着南瓜回了家。

隔壁养着猪的老房里,赵悬生了火,将早上路安捞好的水葫芦切碎丢进锅里,水葫芦越来越少了,猪的食量却越来越大,赵悬倒不担心,村外用来给猪吃的地瓜叶子也不愁找。将南瓜和老茄子外加那颗几斤重的包菜也切碎了丢进锅里,她朝灶肚里丢了几根柴便离开了,任大锅咕嘟咕嘟地烧着,她算好了时间,等那两根柴烧完,火熄灭了,猪食也就煮好了。

带着剩下的一把嫩生生的小豆尖,赵悬回到了自家院里。

用水把豆尖烫熟,挤干水分后切成小段,接着从橱柜里拿出她珍藏许久的一罐芝麻,舀上一勺,用小石臼磨碎了,添上一些盐,一勺芝麻油,碎芝麻浇在豆尖上,拌匀就完成了。豆尖不需要太复杂的烹饪工序,它本身自带一股清甜味道。路安很喜欢这道菜,因此只要看见了,赵悬都会掐些来吃。

芝麻是一户农家收在密封罐里的,保存得很好,她没有看到村子周边生有芝麻,所以这罐芝麻用完了很可能就再也没有了。芝麻油倒是不缺,一小瓶一小瓶的芝麻油她找到许多,未开封的基本味道不变都可以拿来吃。

赵悬很喜欢芝麻的味道,今年思考良久准备拿出来吃,是为了庆祝他们收获了第一批粮食。

有了这批粮食,说明他们已经在这里站稳脚跟了。

咸肉切下来一小块,用淘米水洗去上头的灰,切成薄片后用水稍稍烫一下,烫去多余的鲜味后就可以丢进锅中用小火煎熟。现在每一餐他们都会吃一点肉类,再不济也有鸡蛋。春天收获的那头野猪还满满当当地塞在两个冰箱里——为了储存,他们又摆上了一个柜式冰箱,除了储存鲜肉,有时候还可以冻一两只打来的野鸡野鸭。

之后天气愈加炎热,咸肉在常温下也放不住,赵悬便将剩余的咸肉和熏肉一并冻了下去。一旁的立式冰箱就被她用来放一些腌萝卜、咸菜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些采来一时吃不完的果子。有时她会做一点饮料放进去冰镇。总之现在的他们生存条件已经得到改善,还有闲情做到了食物分类摆放。

这段时间他们吃咸肉和腌肉的次数很多,秋收后山里很多动物都开始长膘,可以打一些回来,到时候可以做新的腊肉。通常赵悬是将肉洗去水分后,切片煎熟来吃的,一般不放其他作料,连油都不放,咸肉都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自带油脂,如果想要肉更香一些,可以放上几瓣蒜。

她很快做好了晚饭,用碟子倒扣在肉上以防变凉,接着去收了衣服,叠整齐收好后,又将院子打扫了一通,正在朝外头扫灰尘时,路安回来了。

他今天插完了最后一角田,意味着他们已经度过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再过一个多月,旱田那边的庄稼就会成熟,但收获时不需要像稻子这样赶时间了。

这几日路安肉眼可见的黑了一些,但却不影响他的好看,甚至比起白皙的他显得更有力量和成熟。

他的饭量与日俱增,却也没胖,干重活的人都有一身腱子肉,紧实好看不突兀。他大口扒着饭,对于他来说,回家有赵悬做好饭等着他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