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反客为主,双城博弈!(求月票)
「王董帮助我们盘活小鸭,帮助地方解决了财政负担,我们铭记于心。无论如何,都得支持一波。」
徐书记郑重道:「哪怕工业用地指标再紧,都得给足王董1500亩工业用地!」
「至于莲花汽车,必须严查,慎重考虑再说。」
「好。」赵市长松了口气。
有这份态度,那还好说,否则真是太让人寒心了!
「而且我相信王董。」
看着赵市长自信的样子,徐书记心中咯噔一下:
「你是觉得莲花汽车项目,真是大坑?」
「至少七成!」
「嘶!」徐书记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赵市长比他小一旬,就做到这个位子,政治觉悟,直觉,都远超常人!
但凡不是如此,也坐不到今天的位子。
一步走错了,就到头了!
连赵市长都这麽觉得,那莲花汽车这事,大概率真有问题。
必须彻查!
原本对于莲花汽车项目,徐书记9成支持。
可现在,只剩下5成支持了。
而对于智能家居的支持,从七成变成了九成。
赵市长幽幽开口:「八通一平等前期工作,也得迅速推进。准备工作我们做好,一旦调查有了结果,签约落地,未来智家也能尽快开工建设。」
「对,这是应该的,八通一平全面推进,争取月底就能搞定一半,可以部分动工。一月份,全面搞定八通一平。」
「好,我亲自盯着。」赵市长道。
尽管中间出了点差池,但准备工作提前做,提前搞定。
那只要查出莲花汽车有问题,1500亩地迅速批给王董,王董也能迅速动工!
这样也不会耽误未来智家的生产!
另一边。
王君山再度召开高层会议:
「就在刚刚,接到一个消息,有其他企业也盯上了济州1500亩的工业用地。」
「什麽!」众人面色骤变:
「板上钉钉的未来智家工业园,出现了波折。」
「这可怎麽办?」
王君山摆了摆手:「虽然事还没定,但这1500亩地,大概率最终还是我们的。」
莲花汽车项目,到处都是窟窿。
只要济州深入调查,多少能查出问题。
这1500亩地,王君山还是信心十足。
而且到时候,济州方面政策不加倍,都不好谈了。
我王君山作为济州人,支持济州发展,那应该。
但也不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存在!
济州不大出血,这事都没得谈!
「但我们也不会死磕济州,得做二手准备!」王君山话锋一转:
「宁波不是非常适合发展洗衣机等小家电吗?离着港口也近,出口东南亚也方便。」
「董事长,您的意思是,去宁波投资,建设未来智家产业园?」
唐智点点头:「这个完全可以。宁波的慈溪丶馀姚,是国内最大的小家电产业集群,占全国30%的产能。不仅有新乐,韩电等大大小小的双缸洗衣机代工厂集群,还有方太,公牛!」
「如果我们做智能家居,尤其是小家电,放在宁波非常合适。方太和公牛的现有产业链,都可以利用!」
「而宁波的注塑丶电机丶钣金等供应链非常成熟,成本比滨海市还要低15%,是全国最低的地区!」
李铭很是赞同:「没错,宁波供应链十分成熟,相关产业繁荣,熟练工人也多,导致工价也低。因此找新乐电器代工小鸭双缸,比我们自己生产成本还低!」
「还有宁波港,全球吞吐量第四,关税更低,适合进出口。」
「此外,宁波还推出智慧城市试点,对物联网企业提供研发补贴30%,最高1000万,保税仓前三年免租金。但是企业所得税这块不如济州,济州可以做到五免五减半。」唐智再度开口:
「还有地价问题,济州高新东区的工业用地,30万一亩,全国省会城市最优惠。」
「宁波要60万一亩。」
「再就是研发人才这块,济州有鲁大,计算机,微电子每年输送3000+工程师,完全可以支撑起未来智家的研发梯队。」
「宁波的话没有985,211,对于智能家居,物联网,人才储备不足,需要从浙大引入,那工程师成本就比济州这边高30%!」
「毕竟浙大的学生,要麽冲清北或者出国深造。要麽去一线大城市发展,要麽留在杭市,没多少人愿意去宁波。」
听着两人的话语,王君山有了计较。
两市各有千秋。
济州有地价优势,政策优势,人才储备优势。
而宁波则有供应链优势,港口优势。
但是人才储备方面,严重不足。
正如唐智所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如果浙大在宁波,那很多浙大学生愿意宁波就业。
但浙大在杭市,那愿意去宁波的人就少了,不多给30%的薪水,都不好使。
可工程师的工资本就高,再加30%,那就意味着研发成本高了30%!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
王君山要做全产业链研发,那任何领域的研发成本都低不了。
比如净水器,如果和小米一样直接用陶氏,世韩的RO膜,直接组装,研发成本寥寥无几,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但要是和碧水源一样,自研RO膜,那成本就高了,以亿为单位的年投入。
而济州不同,有鲁大,计算机和微电子专业很强。
而且就位于济州,毕业生很多愿意留在当地,完全可以招募足够多的研发工程师。
只能说两者各有千秋。
「所以,到底是去宁波,还是留在济州,就是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