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347:造梦者(2 / 2)

「主题公园」(Theme Park)这个概念,在中国并非完全陌生。

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诸如「锦绣中华」丶「世界之窗」等微缩景观型公园就已引入类似概念。

而1999年,大连金石滩更是提出了建设「发现王国」主题公园的计划(虽然后来历经波折)。

但媒体和业界普遍认为,此前国内大多项目要麽是机械游乐设施的堆砌,缺乏文化内核;要麽是静态的景观展示,互动性不足。

而「闯关东影视城」这种深度绑定一个当下最热门的文化IP,并赋予其高强度丶高参与度「沉浸式」体验的模式,无疑刷新了人们对「主题游乐园」的认知。

……

很快,有嗅觉敏锐的媒体记者开始深挖这套模式的幕后推手。

《中国青年报》的娱乐版和经济版罕见地联动,用整整两个版面推出了一个专题报导:《王盛:从银幕点金手到文旅造梦师》。

文章详细梳理了王盛自96年以来的创业轨迹:从北影厂子弟的婚庆电影起家,到创立盛影传媒,制作出《家和万事兴》丶《30天》丶《初恋这件小事》丶《开心家族》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

再到推动电影厂联盟,推动「中影盛世」院线改革,投资网际网路丶布局游戏产业……直至此次,以《闯关东》电视剧为引爆点,亲手操盘设计并主导运营了「闯关东影视城」这个现象级项目。

文章极尽赞誉之词:「……当我们还在惊叹于王盛在影视内容制作上的精准眼光和商业化运作能力时,他已经悄然将触角延伸至产业链的下游,玩起了更高维度的『模式创新』。

『闯关东影视城』的火爆,绝非简单的影视衍生品开发,它展现的是王盛对大众文化心理的精准把握丶对市场消费趋势的前瞻判断,以及将创意落地为可盈利商业模式的超凡执行力。

他似乎总能领先一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蓝海……这不仅是一个天才制片人的直觉,更是一个战略家对文化产业生态的系统性构建能力。

王盛,这位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在用他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和脚踏实地的商业手腕,重新定义着中国娱乐产业的边界和可能性。」

报导中还「恰好」引用了几位「业内人士」的匿名评价:「王总对影视城运营细节的把控令人惊叹,小到灶台饭菜的味道,大到NPC与游客互动的台词设计,他都亲自过问,要求必须『真实』丶『有戏』。」

「他提出的『沉浸式』,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套完整的运营体系,目的就是让游客心甘情愿地花钱花时间,并获得远超预期的满足感。」

这些报导,如同一声声集结号,将公众的焦点再次汇聚到王盛身上。

「点金手」丶「造梦师」丶「模式开创者」丶「中国沉浸式影视城文旅之父」……

一顶顶高帽飞来,将王盛的形象烘托得愈发高大和神秘。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