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1 / 2)

双玉记 溯痕 4597 字 13小时前

烧啥,我可孝顺可乖了……”

他絮絮叨叨用半个时辰夸赞自己有多乖多懂事,以及现在还小不适合见鬼,还有什么“既然当了差就好好忙公务,将来升个官做个鬼神以后好给我撑腰”……等等等等,越说越来劲儿,拍着爪子叉腰站起身,觉得自己的靠山又强大几分,人间地底都可以肆无忌惮撒欢了。

轮到自己的坟他也没放过,同样拍拍墓碑,站在坟前背着手腆起肚皮,大人似地长叹一口气:

“你的香火就不用了吧?烧来烧去还不是我自己使?我现在还用不上哩。你安生在里面躺着,这辈子我会好好的,毕竟我连媳妇都有啦。”

说完他还觉得不够尽兴,自忖发挥的不够精彩,沉思片刻又继续补充:

“虽然你是我的上辈子,但是我得说说你,你也太差劲了,你看看你身边两个爹,死了都能埋一块儿互相作伴。你呢,你这么大个人了,死了还要跟他们俩埋一块儿,身边连个陪葬的都没有。”

不远处两人一剑听得啼笑皆非,觉得再听下去耳朵都要坏了。

白玉山率先迈开步子朝下山的路行去,长剑招呼一声追着沈杞随后,石头精拍着衣袖站起身,回头望了望他们背影,最后看了眼自己的墓碑。

墓碑比合葬的坟茔前那座小得多,篆刻的字也只有寥寥几个,不知是谁人给他立的,也许是上辈子的山兄,也许是自作多情的以孙辈自居的沈杞,谁知道呢,反正他不知道,也没人告诉他。

石头精久久凝视墓碑,面色缓缓沉下来,是从未给人见过的冷酷面孔。

连嗓音都冰冷,慢吞吞,一字一句道:

“你可真没用呀。”

他说完又似笑非笑地拍拍碑石,转身掸掸袍摆,将脚步迈出雀跃姿态,一蹦一跳地追上前人,童音在山林里清脆缭绕:

“山兄,你们等等我呀。”

第四十一章

天寒地冻并不是赶路的好时节,一行人走到罗浮山脚下,停在万物凋敝的荒野里。

“我们飞过去罢。”沈杞提议,目光复杂地看着白玉山,“冬天没什么可看。”

似乎回到人间让他也沾染了几分人情味,沈杞想起白玉山的前身,正是这一片荒野以及更多土地的主人。

似乎再好的年景,人间的冬天都要多死一些人,饿死的、病死的、冻死的,或者又饿又病冻死的。沈杞在人间游走多年,所见太多,多到他很长时间里,都以为自己长出了铁石心肠。

网?阯?F?a?b?u?页?ì????μ???ě?n??????2??????????м

这副铁石心肠让他修行之路坦荡到今天,却在眼下不怎么想让白玉山看见路边冻死的人尸。

他自己也说不上来是为什么,许是因为无论野史如何编排赵景铄的私德,正史上又如何清晰写明他当年篡位忤逆弑亲之举,后人们都不得不承认,他在位的那些年里,做了许多明君才会做且做成的事。

他是一个让修史的翰林们从青春年少争吵到白发耄耋也没吵出定论的帝王,也是让赵家人都不知该如何评价的亲人——史官们无法下笔美化,也不愿昧良心,只好一五一十写出来,让后人们去争论。

曾经有位乡野大儒在席间与友人谈论起这位帝王,借着酒意盖脸,脱口一句:“此子可当帝,不足为人。”

这句话不知怎么流传出去,变成口口相传的定论:他做皇帝优秀,就是不配当个人。

皇室对流言没有驳斥,似乎是默认。

“不配当人”的赵景铄现在果真不是个人了,沈杞想着就有点儿忍不住想笑,又有些惆怅,觉得自己有时就是想太多,从前的明君殡天多年,如今的白玉山可能自己都不在乎这些事,也不会在乎这片曾经属于他的万里山河冻死人。

白玉山没有表现出在乎与否,垂眸看了眼满满期待的石头精,点头道:“你们先走,我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