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驰点点头。
“我跟卓导合作过三次,”涂雯君宽慰道:“他脾气暴了点,人不坏,越喜欢谁越严厉,他就是希望你好。”
姜驰‘嗯’了一声,给涂雯君一个笑颜。
他其实并不像旁人想的那样畏惧卓导,当年姜驰入行的第一部戏遇到的是导演圈出了名的‘活阎王’王叶川。
拍摄《罪有应得》期间,他几乎每天以泪洗面,收工后想放弃演艺事业,躺在床上睡不着,后悔答应出演,后悔报考表演系。
“王叶川?”涂雯君突然拍了下膝盖,“巧了!卓导和王导是电影学院同门师兄弟!”她露出感同身受的表情,“新人第一部戏就撞上王叶川!你这运气啊……我有个朋友拍完他的戏直接退圈了,你怎么熬过来的?”
用‘熬’一丁点也不夸张。
怎么熬过来的呢?
姜驰默声思忖,手指慢悠悠摩挲着保温杯的盖子,“刚开始肯定不好接受,拍完一场戏就觉得自己不适合这行。站在王导面前,我台词都说不利索,觉得自己不配当演员,怀疑自己的理解力差,表现力也不行……经常不敢演,怎么演都不对。王导一喊‘卡’,我马上就想逃。”
“当时真的准备找导演谈谈解约的事。”姜驰笑了两声,想到了什么,笑容淡了,“幸好……当时有个人拉了我一把。”
第10章 他早已经离开
21年,17岁的姜驰正在京城电影学院表演系读大二。电影《罪有应得》的导演王叶川偶然在网上刷到表演系学生发表的小组作业视频,一眼相中了角落里的姜驰。
即便他一句台词都没有,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出众的外貌,加之面上掩不住憔悴与郁色,美得让人无法忽视。
王叶川几乎兴奋地认为这个年轻演员就是新片《罪有应得》中阿灿一角的不二人选。
他第一时间通过学院联系到姜驰,热情邀请他出演。
但他不知道的是,姜驰正深陷一场荒谬的舆论风暴中。
校贴吧里一篇关于姜驰的恶意造谣帖。
《表演系某J姓男生为钱卖身,明码标价一夜十万》
这篇帖子长期霸占贴吧热榜。帖中内容荒诞到令人啼笑皆非:‘陪富商出海包游艇’、‘京城高档会所常客’,甚至附上几张模糊的侧脸照作为证据。
像这种事,细节编造得越是离奇,越有人津津乐道。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但猎奇的吃瓜群众根本不在乎真相。
谣言很快在校园里蔓延,姜驰的衣食住行成了一部分学生私下的谈资,他平时穿什么衣服,出行坐什么车,校外住什么房子,被扒得底朝天。
渐渐地,恶意从网络转到现实。姜驰发现自己的生活被无形的排斥包围。校食堂,只要他端着餐盘坐下,周围一圈座位很快就会空出来;表演课分组,明明还差人,却没人愿意和他搭档,就连曾经形影不离的挚友,也在流言蜚语中逐渐疏远。
后来姜驰才知道,谣言在传他生活不检点,感染了性病…
那些刻意避开的眼神、突然中断的交谈、背后窃笑,突然就都说得通了。
姜驰试过解释,可谣言早在众人的添油加醋中变成无数个版本,他解释成了狡辩,沉默成了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