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酒眼中只有锁定猎物的绝对专注与冰冷。

枪口抬起,火光在昏暗的空间中骤然闪现。

连续的、震耳欲聋的枪声疯狂炸响,子弹精准地命中目标。

朗姆,这个曾经极有权势、与琴酒缠斗多年、无数次试图将他踩在脚下的对手——身体剧烈地抽搐着,重重栽倒在冰冷的地面上。

鲜血迅速在地面上漫开,他双目圆睁,凝固着难以置信与彻底的不甘。

琴酒站在原地,居高临下地注视着血泊中那具渐渐失去温度的躯体。脸上没有胜利的狂喜,也没有复仇后的空虚,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冻结一切的寒意。

w?a?n?g?阯?发?B?u?页??????????ε?n????〇?2?5?????o??

伏特加的陷落、小樽的惨败、无数次的被设计……这些耻辱的源头,此刻终于断绝。

他损失的权威、被挑战的地位,也在此刻得到了最血腥的清算。

他最后扫了一眼朗姆那张因死亡而扭曲的脸,确认再无生机。随即利落地转身,毫不停留地踏过满地的狼藉与残骸,仿佛只是完成了一项既定的工作。

指挥室厚重的防爆门在他身后关闭,隔绝了里面弥漫的死亡气息。

很快,组织内部通讯网络里,一条措辞冷淡、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通告悄然发布:“朗姆先生于执行高危任务期间,遭遇敌对势力激烈伏击。为保护组织核心机密免遭泄露,朗姆先生英勇奋战,最终不幸殉职。”

通告的内容,完美地掩盖了这场血腥内部清洗的真相。

朗姆的死,瞬间在组织高层权力版图上撕开了一个巨大、危险且充满诱惑的缺口。各方势力暗中的目光,立刻聚焦到这个新出现的权力真空中。

……

朗姆派系的核心成员在琴酒主导的清洗中几乎被彻底抹除,情报组瞬间失去了主心骨,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指令传递层层受阻,原本高效运转的情报网络变得支离破碎,许多关键渠道陷入停滞或失控。

内部派系为争夺朗姆留下的残存资源、人脉和影响力,开始了激烈的明争暗斗。

组织高层急需一个能够迅速稳定情报组混乱局面、同时又不至于重蹈朗姆覆辙、再次威胁到高层权威的人选。

而在朗姆时期因参与了质询会而被刻意打压、却在重压下展现出惊人韧性与高效执行力的波本,自然进入了高层的视野。

波本并没有被授予朗姆那样的正式头衔和全部权利。

高层给予的,是一种更为谨慎的“临时接管”部分权限:

他的访问等级被升级,可以触及更多核心数据库,并且被指派负责协调几个关键区域的情报梳理与分析工作,之前卡顿的行动经费审批流程,现在也变得相对顺畅了一些。

这绝不是基于信任的委任,更像是在一片狼藉的情况下,高层权衡利弊后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毕竟,作为被朗姆极其针对甚至迫害的对象,波本绝不会因为朗姆的死而对组织高层有所怨言。

同时,琴酒也不会对这个在朗姆倒台中看似“无辜”的情报骨干产生太大的抵触。

一切的发展都是情势下的自然产物罢了。

于是,波本身边,朗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