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 / 2)

的同时发出一声低吼:“啊!好特么沉!”又转头提醒梁文骁,“你小心点啊,地面有点滑。”

梁文骁也在咬着牙前进:“你也小心,别闪着腰。”

终于搞定了大铁球,所有通完这一关的选手都累得走不动,站在原地扶着膝盖喘息。

他俩也稍作休息,缓过来以后才继续往前走,在挑战完两个难度较低的障碍后,穿过一片树林,看到一个复杂的大型铁架装置,也是传说中本赛事难度最高的挑战项目之一——猿神飞渡。

这个大铁架顶部是一排排横向架设的软梯,下方是一个巨大的泥潭,参赛者需要像猿猴一样抓住软梯向前,横穿泥潭,全程不掉落,直至在对岸着陆。

同样是考验上肢力量,“猿神飞渡”比“悬空栈道”的难度指数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

一方面是软梯比吊环的稳定性要差得多,对参赛者的核心力量、肢体协调以及肌肉耐力要求都更高;另一方面,这项挑战的距离更长、中途失手会直接掉落泥潭,这又无形中给参赛者增加一些心理压力。

还有一点,这里已经是第十六关,参赛者们的体力都消耗了不少,状态早就不比赛初。

陈霁这时候已经顾不上跟摄影师打招呼了,他在考虑要不要直接做三十个波比跳来完成“处罚式通关”——

按照比赛规则,每一道障碍失败后若想继续挑战,都需要做三十个波比跳作为处罚;如果想直接越过障碍,也可以用一个障碍等于三十个波比跳的方式来换算。

三十个波比跳对陈霁来说是可以接受的程度,但他知道梁文骁不行,因为跳跃动作对韧带的伤害较大,高强度连跳三十次,就算是铁做的韧带也有再度裂开的风险。

换言之,梁文骁没的选,只能要么挑战,要么放弃。

梁文骁也觉得这一关挺难的,可他不想就此放弃。

他再次深吸一口气,来到泥潭边,伸出手去抓住了头顶前方的软梯第一阶。

陈霁在一旁给他打气:“骁哥加油!”

梁文骁笑了一下,一边集中注意力保持核心力量收紧,一边咬紧牙关向前方荡去。

陈霁受到梁文骁的激励,决定直面挑战。

去他喵的波比跳,老子是野人。

事实证明,只要是比赛上出现的障碍,就绝不会是无解的挑战,哪怕失败率再高,总会有人通过。

梁文骁和陈霁先后完成了猿神飞渡挑战,在泥潭对岸成功着陆。

肾上腺素激荡,陈霁很是兴奋,双脚一着地就冲向梁文骁,给了他一个,或者说向他索要了一个互勉式拥抱。

两个人浑身是汗,都没有嫌弃对方,梁文骁抱住陈霁,拍了拍他的背:“走吧,前面有补给站。”

在夏天进行越野障碍赛这种高强度运动,身体一定会不可避免地流失掉大量水分和矿物质,补给站为参赛选手们提供了电解质水,便于体力的快速恢复。

二人在补给站稍事休息,又继续前往下一个障碍点。

第十七个项目名为神庙之巅,又是攀爬类挑战,一侧是攀岩墙,另一侧是铁架,搭建成一座倒V型建筑的模样。选手需向上跳跃才能够到岩点,然后手脚并用向上攀爬,从顶部翻越通过。

四米多高,难度中等,正在下着的这场雨淋湿了装置,令岩墙变得湿滑,为今天的选手们增加了一级难度。

陈霁有些担心梁文骁的伤,让他先上,自己在下面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