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她春华秋实的道理,她反问我,为何天地有四时,万物有生灭……才三岁的孩子。”
母亲苦笑:“你再看看小郎。”
小郎便是阿弟,此刻扒在另一侧的车窗边,惊奇地指着城外旷野,口齿不清地喊:
“娘娘,娘娘,你看,白白的云朵,好大!”
“……”母亲和傅母无言以对。
摇晃行进的轱辘声响里,傅母低声宽慰主母:“三岁的孩子,多半是小郎这样的。尤其是男孩儿,许多大器晚成的例子。主母且放宽心……”
母亲叹息:“莫劝慰我了。今日去山上佛寺,佛前多供些香油钱罢。”
章晗玉在梦境里也记得很清楚,那是春夏之交的某天,气候合宜,满眼青绿,她三岁,母亲带着双生姐弟去城外一座名寺上香。
母亲虔诚地跪倒在佛前上香祝祷。
“一胎双生的龙凤孩儿,大人自然两个都爱。但小郎才是将来要撑立门户的嫡子。一胎产下的聪慧灵气,若被阿嘉都占去了,小郎如何挑起家中大梁?我佛慈悲,听信女祝祷,惟愿阿嘉将天生的灵气分去七分,给予弟弟。”
母亲自己祝祷毕,又喊一双年幼儿女跪在佛前:“阿嘉,小郎,你们自己也求求佛祖。”
小郎跪不住,在蒲团上扭来扭去,片刻就奔去大殿外玩耍。
只留下三岁的阿嘉乖巧跪在佛前,学着母亲双手合适,像模像样地低头祝祷。
母亲欣慰之余,扯着傅母,两人悄悄凑近去听小女郎在佛前念叨什么。
只听阿嘉口齿清晰地念:“我佛慈悲,天生灵气,该是我的,都是我的。才不要分给阿弟。”
母亲和傅母:“…………”
阿嘉被气急的母亲一路追打去殿外。
外头玩耍的小郎还以为母亲和阿姐两个在游戏,乐颠颠地奔过来掺和,“娘娘和阿姐玩,带我玩呀,我也要玩——”
母亲气得泪汪汪的,喘着气提裙怒喊:“阿嘉,不许跑,你、你给我回来!”
双生姐弟两个手挽着手,谁也不嫌弃谁,嘻嘻哈哈地绕着大殿疯跑。
小郎如果顺利活到如今,今年也有二十三了。
梦境如水退去,章晗玉在微弱的晨光里睁开眼。
门外有动静。宫里大清早派人传信,此刻就站在房门外。
还是上回来报信的那位口齿伶俐的青袍小内侍。吕大监最近喜爱这位小徒孙,出宫跑腿的活计都派给他。
小徒孙恭恭敬敬隔门道:“奴婢替吕大监传话给中书郎。”
“大理寺狱里押着的鲁大成,听说熬不住刑,嘴巴快被撬开了。”
“吕大监劳烦中书郎去探听探听虚实。”
“若果真像传言那般,鲁大成管不住自己的嘴……嘴不牢的人,与其苟活在世上,还不如送去地下陪太皇太后娘娘。中书郎觉得呢。”
“吕大监还问中书郎,凌家六郎那桩事办的如何了?中书郎,吕大监等着听动静。”
章晗玉这天早上用了许多朝食。
吃饱了才有力气担事。
放下碗筷时,天色将到五更。她先吩咐人去宫里递条子告假。
“就说我出门时不慎摔了,腿脚不灵便,告假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