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疼她的爹和娘,还有关心她的哥哥。
她是真的真的很喜欢这一家人。
“不过,我确实是有在京中常住的打算。”赵明笙话音一转,挽住孟氏的手臂道:“京中的屋里可以烧地龙,即暖和还没有烟味。”
孟氏愣了一瞬,只当她还是想回侯府住,心中难过片刻,但很快牵强起笑容。“好,只要是你想做的,娘都支持。过不了多久就要入冬了,这些日子娘又为你缝制了两套冬衣,你收拾行李的时候记得带上。有空的话多回来看看娘,娘就很开心了......”
怕女儿看见自己眼中的不舍,孟氏的头越垂越低。
这语气可一点都听不出开心,一旁的赵父担心的看向自己的妻子,欲言又止。
赵明笙眨了眨眼,“什么回来看娘啊,娘你不和我一起去京城吗?”
还在隐隐难受的孟氏不可置信地猛然抬头。
“你是说......”
少女亲昵的挽住母亲,像只小猫似的蹭了蹭,“一家人当然要整整齐齐啦,难道爹娘不想陪我一块去京城吗?”
回到赵家的这些日子里,赵明笙慢慢知晓,其实赵家并不是土生土长在青山村,而是十几年前搬来的外来户。
赵父年轻时便喜欢钻研医术,除了四处云游学医问诊救治病人以外,还喜欢天南海北的去采集一些比较珍贵的药材。
有一年秋汛,黄河大决,水淹三省。身为医者的他主动前往救灾,遇到了全家罹难,独活一人的孟氏。后来在一些因缘巧合之下,两人从相识相知走到了相恋,很快便育有一子。
赵清越满周岁那年,为了追求更高的医术,赵父来到青山村向一位归隐的医圣拜师学艺,孟氏也十分支持他的理想,举家搬迁,暂居青山村。
后来医圣驾鹤,继承了医圣衣钵的赵父原本打算在青山村守孝三年后就离开此地,却没想遇到了抱错孩子一事。
赵家夫妻俩一直期盼着抱错孩子的那家人能发现,早日将孩子还回来。可一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
明知道不可能等来自己的孩子了,但孟氏还是坚持住在这小院里,就算是近乎于零的可能,她也不想放弃,万一有一天对方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还能凭着这个地方找过来。
一晃就这么十五年过去了。
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孟氏拍了拍女儿的手背,很是欣慰道:“你能有这份心,娘就已经很满足了。娘也很想和你一起去,只是......”
孟氏话说到一半,犹豫了一下,抬头看向自己的丈夫。
赵父明白妻子在犹豫什么,女儿一人尚可以住在侯府,他们一家人若去了还住侯府算什么,若是要单独买宅子,京城那寸土寸金的地方,以家中现有的这些积蓄,还买不起。
赵清越也不是只会读书,不通人情世故的书呆子,他将自己通过写话本赚来钱都拿了出来,但和买一座宅子的钱相比,还是杯水车薪。
就在一家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赵明笙清了清嗓子道:“那个......其实我已经在京城买好院子了,是套二进二出的,足够我们一家子住。”
此话一出,全家人都愣住了,他们瞪大眼睛盯着面前一脸无辜的少女。
赵父虽然一直知道自家女儿很能耐,做出来的那些药丸在镇子上卖的很好,但他也没有料想道她这么有能耐,能在京中买下一套二进二出的院子。
赵明笙再接再厉道:“哥哥明年开春也要在京城参加会试,不如早些过去准备。”
赵清越错愕了一瞬,没想到妹妹还惦记着自己会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