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2 / 2)

这些年董家的所作所为他不是不知道,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眼下这个机会虽不能一下子将董家扳倒,但也能狠狠地从董家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伤其筋骨。

董松风差点维持不住脸上的表情,他万万没想到今天会因为一件小事阴沟里翻船。当前朝上局势瞬息万变,一个月不得上朝,那不是摆明了自己失了圣心,那些老狐狸还能安安心心和自己一条船吗?

这个答案连董松风自己都不敢保证。

“皇上......”

董松风还想再辩解些什么,宴瑜一个皱眉,一旁的太监侍卫立马得到了信号。上前将董家三人一齐带离殿上,该禁足的禁足,该去冷宫的去冷宫,该受刑的受刑。

以京城消息传播速度,恐怕不出一个时辰,大家就都会知道董家失势了。

三人去向各自不同的方向,但董家未来的方向却是一致的,你且看他高楼起、高楼塌。

董妃一个人头发散乱着被架至冷宫,因为平时对宫人太过刻薄,竟无一人愿追随其前往冷宫。她充楞地坐在冷宫冰凉的地面上,秋风裹挟着凉意,争先恐后地从窗缝钻进来,耳畔仿佛还回响着弟弟的阵阵惨叫。想起爹爹让她一定要重得圣心的叮嘱,董妃的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自嘲的笑。

纵使她再愚钝,此刻也明白了,皇帝早就想拿董家开刀了,恰好董家自己就递了一把刀过去,不宰你宰谁?而且,她也不是因为刚才的那番话失了圣心,应该说,从一开始圣心就没在她这里过。过去的一切不过是她自欺欺人罢了!

四顾这凄凉到鸟雀都不愿踏足的冷宫,董妃心灰意冷的喃喃:

“一个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圣心的人,又怎么会重得圣心呢?”

第114章

董家三人一走,殿上立马清净了许多。

晏瑜一开始也没想到能借此契机,解决自己的一大心头之患,他看向一旁的“功臣”,心情大好道:

“你小子最近真的是长进了不少,今日的事,也是多亏你了。”

崔岑不敢托大,只道:“是董家自食其果罢了。”

晏瑜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

“说起来兖州之事,我还没好好嘉奖你一番。”

前不久,兖州的犯人由崔岑押解回京,晏瑜才乍然得知他这外甥竟从了军,还在兖州立下如此大功!想到这里晏瑜的嘴角不禁流露出一丝笑意,当真是虎父无犬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崔岑:“今日来不是为了讨赏,是有要事想问舅舅。”

晏瑜摊开一封奏折,一边批改一边示意他继续说。

“兖州那边可是爆发了疫症?”崔岑开门见山的问。

晏瑜批改的朱笔停顿了片刻,他抬起头微叹一声。

“确实如此。”

原本兖州赈灾之事暂以落定,朝廷也有意向兖州派遣大臣,接替宴琢打理后续事宜。所以崔岑便先行一步押解犯人回京,宴琢则在兖州继续主持大局等待朝廷派遣之人。可他归京半月有余,却迟迟不见其余人归来,为此心中一直惴惴不安。直到今日才从小公爷那听说,竟是因为兖州突然爆发了疫症。

崔岑急了:“怎么会突然爆发了疫症?兖州现在情况怎么样?我押解那些罪臣回京时带走了一半的人马,那边人手可能不太够,舅舅可曾派人前往增补?”

晏瑜盯着眼前这个满脸写着担忧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