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1 / 2)

备银两。”

老村长摆摆手道:“哪里需要什么银两,村里有几处空宅,我做主,你随便挑一间。”他想了想那些房屋的现状,补充道,“不过大多年久失修,还需要修一下才可以使用。”

不用重新修建,有现成的房屋可以利用,这已经大大超过赵明笙的预期了。她欢喜道:

“好,那我过几天就请些工人来修。”

老村长捻着自己胡须,笑眯眯地说:“不用请工人,这等修房屋的活,村里的成年男丁哪个不会”

不会修房屋的赵父抬头望天状。

赵明笙:......

老村长也发现自己这样说好像太过绝对,他清清嗓子试图缓解尴尬。

“咳咳,等晚上村里大伙都回来了,我将此事告知一番,你且等一等。”

到了晚上,老村长把大家召集在一处,将此事一说,果不其然大家都十分赞同。

还有很多青壮男子自告奋勇,修旧宅改建成学堂。

赵明笙想按市面上价钱来给他们发工钱,却被拒绝了。

一个皮肤黑里透红的大叔爽朗笑笑,说道:“左右不过出几天的苦力,东西都是现成的。不用给工钱。”他挠了挠后脑勺,有些憨厚地又犹豫地问:“俺们不要工钱,能不能到时候少收一点学费......”

憨厚中带着一点卑微,但都全然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在外打拼苦累也一力承担,这样的父亲在村里不占少数。他问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场面有一瞬间的沉默,沉默的让人心疼。

“大叔你放心,村里这个学堂是免费的,老师我也找好了。”赵明笙向大伙解释道,“这个学堂只是为了启蒙大家,教大家读书写字,多点知识将来也多条出路。”

话说明白了,那些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一位穿着灰色衣裳的大娘,犹豫了许久,最后为了自己孩子硬着头皮问道:“我家娃今年十二了,不知道学堂还收不收......”

有钱富贵人家三岁便开始启蒙,普通学堂最迟也六七岁就该启蒙,自家孩子岁数大,她害怕学堂不收。

她身边站着个半大的男孩,听到母亲询问忍不住扯了扯她的袖口。

“娘,别问了。肯定不收的,哪有像我这么大才开始启蒙的。”这话一出口,他的脸上也泛起落寞之色。

赵明笙认得那个男孩,是经常来给赵家送羊奶的石小子,八岁那年他父亲去世,家里就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穷人家孩子早当家,母亲又体弱多病,当时还年幼的他不得不担起家庭的重担,自然错过了上学的机会。

“大娘,不限年纪。”赵明笙保证道,“就是您这个年纪来学,学堂的大门也为你敞开。”

大娘激动地涨红了脸,她说:“我家娃能来上学就好,我就算了......”

旁边的妇人也跟着七嘴八舌道:

“我们都一把年纪了,这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吗!

“就是就是,能让孩子们去上学我们就很满意了!”

话糙理不糙,赵明笙被这些俗话弄地哭笑不得。但她还是坚持道:“只要想学,什么时候学都不晚。学堂收人不限年纪,不限男女。”

她的这番肺腑,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都安了心,当即就给自家孩子都报上名。

那些懂建房的汉子,自发地从当天晚上就开始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