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2 / 2)

沈起元的信使两手空空归去,皇帝的传旨官员被杀得仅剩一人,官员连滚带爬地离开幽州,来的时候有多生气,走的时候就有多狼狈,在城外慌慌张张地骑上马,挥舞鞭子,狠狠抽在马身,生怕徐茂后悔,追上来杀他灭口。

等他们回去,又是一场风暴。

沈起元闻知徐茂接信,徐茂什么动作都没有,既没让信使捎口信,又没给他回信答复表明态度,让人摸不清她的想法,沈起元不由惊愕。

思索半天,意识到徐茂漠视就是她的表态,沈起元倏地愠怒,感觉自己作为父亲的威严扫地,被徐茂下了面子,拍案气道:“出去耍弄几日,翅膀就硬了,连你父亲的话都敢不听,我怎会有如此不孝女!”

曹集在旁边安慰沈起元,让他消气,“或许是当初结过误会,大娘子心里仍有疙瘩,往后见面,将误会说清楚就好。”

哐啷一声,沈起元掀翻桌子,烦躁不安地踱步,皱眉道:“那现在应该怎么办,她待在幽州不回来,难道要我亲自去找她?”

曹集思索道:“大娘子未杀信使,说明大娘子还是在意将军的,请将军稍安勿躁,耐心再写一封信,解释缘由,说明当时的紧急情况,大娘子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如今又做忠义军首领,懂得分寸,只要消解误会和怨气,那么一切就好办多了。”

沈起元捏捏鼻梁,让他对女儿低声下气,他实难做到。

只是如今时局不同,他再难以接受,心不甘情不愿,为了大计考虑,也必须写信哄着徐茂,拱手让晋州。

沈起元脸色青白,过去扶起桌案,重拾笔墨纸砚,研墨筹措词句,好声好气地跟徐茂解释自己推她和徐蘅下车因由,诉说自己的艰辛和不容易,笔尖一勾,回忆往昔,多少父女和乐的时光,打起旧情牌。

最后沈起元怕徐茂铁石心肠,仍然不肯动容,忽地想到一个人,徐明珠,将徐明珠的名字写上去,谎称徐明珠在他身边,日夜思盼她们姐妹,祈求一家团聚,用徐明珠钓徐茂回来。

反正徐明珠失踪,生死未知,可能被官差抓住投狱,也可能已经死了,身在哪里任凭他说,哪怕徐茂不信,她顾念母亲,总要回来确认状况的。

沈起元又起信一封,送去幽州。

而幸运逃回扬州的官员哭着喊着找皇帝告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的遭遇,重点突出忠义军的穷凶恶极,徐蘅多么蛮横无理。

“岂有此理!”皇帝拍案而起,脸上长满怒容,气得浑身发抖,“她以为收回北地便是莫大的功绩,朕不能拿她如何了是吗,胆敢明目张胆地杀朝廷官员,连朕都不放在眼里!”

“徐氏女何止如此,她还质疑圣上矫诏夺位,得位不正,圣上,此女跋扈自恣,狂悖无道,一定要杀了她,安定天下,否则后患无穷啊,圣上!”

本来自己皇位就没坐稳,徐茂的质疑和无视更是刺中他的心,深陷肉里,反复折磨皇帝,官员在旁怂恿鼓动,皇帝气得火冒三丈,对徐茂升起杀心。

皇帝道:“给朕查,查徐茂九族,眼下动不了她,朕还动不了别人?”

徐茂远在幽州,刚刚打赢北狄,兵力强盛,他不是徐茂的对手,而且徐茂收复失地的消息传遍全国,民众振奋,确实不能拿徐茂怎么样,但她有亲友,那就有软肋。

打不了徐茂,他可以打以往跟徐茂有联系的人,拿这些人出出气,如若幸运,抓到重要的,能够以此威胁徐茂,适时教训徐茂不是轻而易举?

皇帝大动肝火,立即下令,派人前去探查徐茂的身世,过往经历,抓捕其亲友,逼迫徐茂返回扬州请罪。

如今没有别的好办法,底下官员领受旨意暗自叫苦,徐茂既然去了幽州,敢跟朝廷叫板,那肯定是处理好尾巴,岂会留着能够威胁自己的人在那儿,